天宝六年(注:公元747年),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发兵小勃律国,打通中亚河中地区,河中地区包括至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的重要信道,自波斯帝国时期开始,先后被希腊、突厥、阿拉伯帝国等统治。唐玄宗久闻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的勇武,直接派监军边令诚前往安西都护府,让高仙芝带领安西军出征小勃律国。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作为一个胡族武将世家的子弟,自幼弓马娴熟,按说这样的家庭不容易被中原王朝所接纳,而他生逢其时恰好生长在盛唐的荣光之中,此时的大唐帝国光芒万丈,文人士子们都效仿班固弃笔从戎的豪迈,武者侠客们也继承霍去病绝域建功的壮志纷纷投奔沙场为国戌边,以期待建功立业,马上封侯。高仙芝也不例外,他少年时就跟父亲来到了安西都护府效力,因为骁勇善战20余岁就升为将军,在夫蒙灵察担任安西节度使后,很是器重他的才干并不断提拨重用,很快高仙芝就积功成为安西副都护。
四镇精兵纷纷在离连云堡较近的疏勒镇集合,关于出兵时机,高仙芝与心腹大将封常清商议,三月天虽然葱岭大雪初化,道路泥泞难行,但是此时出兵必然出其不意,小勃律王和吐蕃援兵都不会防备,于是高仙芝带领精挑细选的安西一万兵马(其中骑兵三千,步兵七千)加上两千辎重部队开始了漫漫西征之路。葱岭今指帕米尔高原,横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高原山体高大,冰川广布,此时边军虽已改制,这部唐军实则全是骑兵行进,但在曲折难行的山谷中、山脊上,不时有马匹、辎重车辆跌落,唐军在付出不小的损耗之后来到特勒满川休整,特勒满川属于“五识匿国”,为大唐附属国,国王及臣下亲自迎接唐朝大军,并备下了充足的粮草供唐军补给,不日后高仙芝拜别国王率大军进至距离连云堡十里处。连云堡位于婆勒川旁,高约600尺,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是进入小勃律国的必经要道,进攻连云堡必须先渡过婆勒河;吐蕃将领深知此处的重要性,在此苦心经营几年之久,兵员物资都很充沛,其部署在连云堡山顶驻扎精锐1000人,在连云堡下方5里缓坡处当道修筑了一座城,名为婆勒城,驻扎士兵万余,互为犄角。
当晚,高仙芝召集将领开会,会上他先说道:“此战的重要性决定我军是继续前进解决小勃律国,还是纠缠于此,直至退兵;连云堡占领制高点,绕是绕不过去了,如果我军按部就班,先进攻婆勒城,再进攻连云堡,婆勒城苦战能拿下,估计我军也要损失大半,撤退的吐蕃军会全部退到连云堡坚守,以我军目前一个月的粮草储备,估计拿不下来就要退兵,大家有何良策?”封常清起身说道:“我认为占领制高点是本次战役的重点,我军可以分兵一偏师吸引婆勒城兵力,多备旌旗、锣鼓,主力则可绕道上游过河突袭连云堡,此后居高临下,两路夹攻拿下婆勒城。”
经过商议,高仙芝认为部署可行,下令疏勒守捉使赵崇玼、拨换守捉使贾崇瓘各引本部1000兵马佯攻婆勒城,高帅自领主力绕行上游。前方探马来报,婆勒河上游河水暴涨,人与马无法通过,封常清见此情况捶胸顿足,而高仙芝毫不慌乱,他在西域经略多年,素知水文,春夏之时白天阳光照射强烈,冰川融化导致河水暴涨,夜间寒冷自然水流就会明显减少,高帅打算借此鼓舞军心,随后让军士布置香案祷告上苍让河水平落,入夜戌时,河水果然明显跌落,马匹可过,三军将士都惊呼不已,士气为之振奋,高帅指着空无一人的对岸对诸将说道:“吐蕃无人,在河边不设一兵一卒,如果等我军半渡而击,则吾等死无葬身之地也!”
婆勒河是冰川雪水所化形成,入夜之时河水冰冷刺骨,在主帅的感召下军士们拉着战马不惧严寒有条不紊的过河,此时连云堡中吐蕃军队没有预料唐军竟然夜间渡河,都在睡梦之中不知战祸已近。山下临时点将,解决连云堡前哨后,有两条山路直通堡顶,李嗣业和田珍自愿作为前锋各领一军为主力开路,李嗣业自不必介绍,田珍跟随监军边令诚而来,时任正四品中郎将,战功卓业。高帅自知堡中虽然只有1000敌兵,但居高临下,遂拨付二人各1500兵士,200陌刀作为先锋开路,高帅自领5000兵士压阵并随时阻挡山下军队反扑。
单说李嗣业部,李帅亲选200陌刀手,秦风赫然在列,由于秦风在日常操练考核成绩不错,位置非常靠前,除了李帅的五名亲兵,秦风甚至能听到李帅说话的声音。部队匍匐到距离山脚敌军前哨30步,借着盈盈火光,六名放哨敌兵情况一目了然,一名在瞭望塔上沉沉睡去,其余五名,三名规律挪步,两名倚在石头旁。李帅让五名亲兵卸甲换上黑色夜行衣,口中衔着树叶,手持短刀朝五名敌兵摸过去,令让秦风等六名箭术较好的士兵,一人一兵瞄准,秦风分到瞭望塔上的敌兵,这五名亲兵秦风熟悉,都是平时校场演练格斗中的佼佼者,登时四名敌兵悄无声息被摸了脖子,最后一名倚坐的石头随着尸体的倒下发出“格楞”一声,瞭望塔上的敌兵有所警觉,正准备直起身子朝周围瞭望,一支羽箭朝着他的脖子射了过去,透甲而出,用上了相当力道,敌兵侧着身子倒了下去,一名亲兵立刻爬上瞭望塔确认了敌兵的死亡,李帅和田珍由此分兵,伏着身子朝山上慢慢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