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清清
01
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奶奶为了让七岁多的女儿一开学就能马上适应校园生活,和她约定了作息时间表。具体来说,就是按开学的时间表来睡觉和起床。
昨天晚上,我和女儿散步回家后,奶奶问女儿准备几点睡觉,女儿答复八点。到了八点半,女儿还没有涮牙洗漱,奶奶开始催促。接连催了三次,女儿还是纹丝不动,奶奶怒了:“你总是说话不算数。白天也不午睡,在家就只知道看完手机看电脑,看完电脑看电视……”
生气的人一般都容易掉进这样一个大坑:喜欢翻旧账,同时还无法客观描述事实。
“谁说我整天只看手机、电脑和电视的?谁说我说话不算数的?我今天不是听你的话,用田字格写了生字吗?”女儿开始很不服气地反驳奶奶。
奶奶打算继续责骂女儿。根据我对女儿的了解,只要她开始反驳,就证明她也处在情绪状态,无论外人说什么都是听不进去的。
于是我赶紧过去拉住女儿:“奶奶说的话不一定是对的哈。奶奶说的对的地方,我们就改正。说的不对的地方,我们再和奶奶沟通哈。我们答应了奶奶要早点睡觉的,现在赶紧去刷牙吧。”
02
女儿气呼呼地刷完牙回房间睡觉,我进去陪她。我摸摸她的背,说了一句她在夏令营学情绪管理时的金句:“谁也无法使我生气,除非我愿意。”
女儿很生气地回了我一句:“别说这些没用的。”听得我啼笑皆非的,于是换了一种沟通方式:“妈妈看到你很生气,你要和妈妈聊一聊吗?一个人生气时是很难睡着的哦,以前妈妈和爸爸吵架,晚上就会睡不着。如果你不想聊,你是希望妈妈安静地陪在你身边吗?”
女儿开始小声哭起来:“为什么你们都骂我?”
“看来你很难过哦,是因为你觉得我和奶奶都批评了你,是吗?”
“我都没有一直看电视和电脑。”
“妈妈看到你真的不是一直在看电脑,所以奶奶讲的不全是事实。同时你的确也没有遵守我们约定的每天最多只能看40分钟电子产品的约定,我觉得这点是我们可以改正的。”
“为什么奶奶做的不对的,你不去说她。而我做得不对的,你就要说我呢?”
“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奶奶改变啊,但是我们可以自己改变,对吗?妈妈现在没有责骂你的意思,只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你说是吗?”
“奶奶为什么要这样骂我呢?难道她不知道,她越是这样说我,我越不愿意改正吗?”
“那是因为奶奶爱你,希望你更好。同时她没有像你一样学过情绪管理和沟通,所以她不知道怎样更好地表达出来,从而能让你愿意接受和改变。”
“真希望奶奶也能去上一下情绪管理的课。”几轮对话下来,女儿的情绪已经恢复平稳。
03
我帮她盖上她最喜欢的小被子,她突然笑出声来:“我最喜欢的小被子,摸起来真舒服。妈妈我要睡觉了。”看到并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后,情绪果然很快就过去了。十多分钟,女儿宁静地睡着了。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是我在6Q教育亲子课堂学到的金句。当我越在生活中实践,便越是能感受到这句话的魅力和力量。
遇到拖拉的孩子,大人的确很容易上火。此时,还是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回到“我状态”表达,不然,事情就会一不小心往更差的方向发展了。
(本文图片来源6Q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