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下了班就回家。
大概是去年的某个时日吧,打开家1门时,一阵一阵听起来就是在学弹吉他的“咔嚓咔嚓”声。心里正纳闷,“咔嚓咔嚓”声仍声声入耳。循着声音,绕过沙发,穿过客厅拐入卧室的通道,虚掩着的房间门里,儿子正坐在还是他上幼儿园时买的可以调节高度的学习桌前,胸前斜跨着一把吉他,左手握着琴头,右手上下括着琴弦,每刮一次就咔擦声一次。“咦,儿子什么时候想学弹吉他”?心想着,“应该是一时兴起吧”!便没有去追问,随他吧!
我童年的时候,也有一时兴起的时候,完全就是兴致。想学打篮球,可我那时的村小就没有蓝球,更没有球架。心里更恨死那时的蓝球偶像“穆铁柱”长得这么高。我矮矮的,哪有天赋去打篮球哟。想学唱歌,可我恨死了那时的歌星,他们出尽了风头,哪有我的成功的机会哟!
种种的这些,皆因我童年的那个时代,生活的艰难和物质的匮乏。我的童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好了,就算想去学除体力以外的技术,家里万万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儿子就这样天天练着,没有老师教,没有乐谱,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借来的吉他。作为父亲,我依旧没有问他是不是想学弹吉他,需不需要参加学习班培训或请老师来教。慢慢的,他弹吉他越来越有模有样了,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声有节奏的音符,也常见他背着吉他出门,背着吉他回家。儿子的韧劲十足,看来儿子是真的想学吉他了。
“爸爸,给我买一把吉他吧”。终于在夏日的一个周末,我下班回到家时,儿子红着脸对我说。“吉他应该价格不便宜吧”,我心里想着。于是对儿子说“妈妈生了弟弟,已经开支很大了,以后买吧”。儿子听了,非常的失望,惺惺的离去。儿子那个时候的心情应该就像我小的时候一样吧。我童年时,也常常叫爸妈买圆珠笔或文具盒。那时,我的爸妈可没有这么好的语气,宁知会挨骂,可还是硬着头皮,涨红着脸去哀求。爸妈总是骂我“买买买,一个学期要给你买多少支笔,读什么书,一支笔都保管不好,读过读七(方言)”。挨了一顿骂,还是不会给我买笔。后来懂事了,懂得了爸妈的艰难,从未有过怪我的爸妈的念头。现在,我不知我的儿子是否会理解他的爸妈,是否有过恨他的爸妈的念头。
又是在一个周末,儿子从学校回来,我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帮我买一把吉他,爸爸”,儿子说。第二次了,我知道他急切的想要一把自己的吉他。看他每天这么认真的练着以及这种韧劲,我说“去问老师,要多少钱一把”。“三千,我问了”,儿子接着回答到。“好,买一把”。儿子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之前,儿子去了参加吉他培训班学习,在我看来,学习进步很快,至少可以听到他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歌曲。
“爸爸,这个周未我不回家”。儿子打来电话说。“要补课吗”?“不是,我去理工大路演”。咦,小子不错嘛,我跟他妈妈说。
上周,儿子又没回家。周日,儿子在他的徽信朋友圈里耀然发了一条信息并附照片,仔细一看,最右边的像是他。这小子,居然不给我打电话,周末不回家,上台表演去了!
加油吧,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