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增长,知己难觅,哪怕是一个合得来的朋友。
小时候,玩伴很多。他能和你一块下河捉鱼,她喜欢和你一块过家家,他们都是朋友。
十六七岁,开始有了秘密,这种分享与分担,就要进行选择。他能守得住你的脸红心跳,或胆怯或自卑,他才是朋友。
二十岁是一个分水岭,经历和心智的不同,我们被分属到不同的朋友圈。不管天南海北,回到家,总有这群狐朋狗友出来喝一杯。
这段时间,总是懒语,我不想多说话,变的沉默。自己又不是喜爱逼迫自己的人,那就闭上嘴巴吧。至少还有脑子不停思考。看不惯的人和事,沉默是最有力的鄙视。
看到一个小故事,觉得非常美好。
暂且称他Z。Z大一时一次晚自习,班里一个女生胃肠感冒呕吐了,吐在过道里。女生慌忙冲进卫生间,留下一片呕吐物。教室里瞬间哗然,异味更是让周围的同学躲避不及。没有人来清理。
班长,学委,纪委,生活委,课代表,都没有说话。
和女生一起拉手的朋友,没有说话。
Z转头对着同桌说“没人清理,还等她一个生病的女生自己干啊,咱去帮她吧。”Z的同桌愣了两秒“艹,干就干!”然后他俩拿着扫把和簸箕,忙活起来。旁边同学还一脸嫌弃的说“慢点,别碰到我桌子”。还有好多同学起哄或窃窃私语,说他喜欢她。女生回来,连忙道谢。他俩跑去洗手间清理扫把的时候相视一看,哈哈大笑。 第二天女生送他们一人一块巧克力,Z和同桌推辞一下,拿着就吃了。
我喜欢这个故事。有三点。
第一,庆幸Z有这么一个心照不宣的同桌,特别的难得。
第二,喜欢Z这么个人。
第三,后来女生和Z的同桌在一起了。哈哈,这是个小插曲。
如果Z当时被同桌拒绝并且以鄙夷的口吻“管这闲事干嘛?”那Z还会自己去帮女生吗,我不知道答案。
当然,事实是他俩都乐意去帮忙,这就徒增了两份欢乐,和对于女生的一份温暖。 不然,女生拖着病体,回来自己清理,我想那种尴尬和心寒是让人颤栗的吧。
十一从家坐长途汽车到火车站,节假人多拥挤。一片空地用栏杆围成几圈来维持队伍秩序。我拉着行李箱,背着包。开始下雨,不大不小,我没有带伞。 这时前面一个高壮的男生“砰”打开他的黑伞,又转头往后面队伍看了一眼,我 非常友好又惊喜的朝他笑了,谁知道人家什么也没说,就转回去了。我腾出一只手来遮挡头发,收起了笑容,跟着这大伞和人群往前移动。
等我坐上车,拿出手机,对男朋友打下这样一行字“亲爱的,要是在路上碰见女生一个人,能帮就帮帮她们,我不会吃醋的。”他说,“我会帮别人,更希望我不在的地方会有人帮你。”
后来有一次他帮一个女生提行李,人家执意帮他刷了公交卡。多好。
这样的人才能长久的和他在一起。
我和C一起去夫子庙,她在厕所门口等我的空,从包里拿出一根不二家送给一个小孩子。我出来后骂她傻,是因为我怕她受伤害,但其实我也喜欢在包里装糖给小孩子吃。
所以从初一到大三,我们一起过了九年的生日,偶尔矫情说声“爱你” 。
身边能有这么几个人,足矣。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就怕狂欢里的孤单,二三也足够。
也不必为了取悦别人,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处处小心呵护他人的情感。
一个人,
读书。
写字。
听歌。
跑步。
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