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跟随笑声的脚步
摘录1 游戏力亲子方式中,开怀大笑至关重要。听到了笑声,他们才能确定自己的路没有走错。如果一件事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做再做,所有的笑都是好的,但是咯咯咯的笑声所传达出的愉悦太富有感染力了,因此也就被当作了判断游戏成败的指标。
滑稽的表情,声音,跌倒,就是获得笑声的关键,对年幼的孩子尤其是这样的。记住,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听不懂微言大义的笑话或者高级幽默,他们可能光是听到屁屁,便便,或放屁就笑得东倒西歪。
游戏 比如对视游戏,对视时谁先笑起来,谁就输了。
笑声,是建立联结的信号,是成功完成挑战的象征,也是孩子不再觉得痛苦和受伤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呵痒虽然可能会带来笑声,但是如果它的形式是要把孩子压住并制服,然后违反孩子的意志而迫使他笑,那么就不要做这类游戏,所造成的效果将是屈辱感。
摘录2 孩子所需要的是,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即使像怪物一样,他们仍需要被爱,当我们用他们的方式来参与,他们就可以摘掉怪物面具。我知道这看起来非常令人尴尬,但是做父母决不会像在白金汉宫喝下午茶一样优雅。
摘录3 在不合宜的场合大笑也有原因,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笑声可以释放出恐惧,紧张和窘迫的情绪。笑,是一种释放强烈情绪的自发反应,即使那件事一点都不好笑。
过度夸张的言行,让大人变得像个傻瓜,这已经够好笑的了,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孩子觉得自己超有能力。如果大人安排得恰当,给孩子的任务不是太难也不是太简单,他会很享受这个工作。我们之所以喜欢看魔术表演,就在于把我们从现实中解放了出来。
假威胁也可以幽默,传递的讯息是,对于我们两个之间现在的情况,我并不开心,而我想改变这种情况。这样的结果是紧张状态的解除,以及各自退让。
摘录4 通常,不愿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大人自己,我们要让孩子遭受无尽的悔意,不停地做出补偿和道歉,之后我们才想到要重新联结。我们拒绝笑声,觉得和好就是在奖励孩子的坏行为。但是,笑是一种疗伤的过程。记住,亲子之间大多数的难题,其症结的根源是缺乏联结。
摘录5 为了接近孩子,我常喜欢把自己的尊严放在一旁。这除了让孩子在游戏式的互动中担任比较有力的那方之外,也能够让他们使受伤的自我得到康复。
把尊严放下,对父母来说是很高的要求。而像孩子一样地游戏,就意味着你需要笨拙地犯错,夸张到极致,把严肃的心情放松,试着去享受乐趣。你的孩子可以等待,也可以原谅,但他们更希望你能放松下来。
摘录5 孩子有时会高估成人处理情绪的能力,特别是那些花时间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大人。
孩子之所以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闹,是因为她有一些情绪,预先埋在了心里,平常他都把这些情绪牢牢地关住。过去积累的情绪,通常会借助最不起眼的小事发泄出来,尤其是在较长时间的尽兴游戏之后。
对成人来说,这个转换很难理解,但它却是再正常不过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再哭泣时被拥抱,需要再生气时有人安静地倾听,需要在愤怒踢人时被温柔而坚定地拦住。
游戏力重视笑声,但并不表示每分每秒都要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也会有伤心,害怕,寂寞的时刻。满足的认真与冷漠的严肃之间,差别在于是否投入。
当你想弄清楚孩子的游戏进行得如何,你得先问自己,孩子很快乐吗,他们的眼睛里有亮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