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孩子的阅读?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做到出口成章,奋笔疾书,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阅读的过程不单是一次知识摄取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洗礼和滋润的过程。大量有益的阅读,可以让他们如同得到甘露的滋润,受益终身。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在全民中掀起一阵诗词国学热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台上的选手或嘉宾通过朗读或背诵的形式,将那些经典名篇娓娓道来,对听众来说,所感受到的是震撼,是美,是经典。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至第四季的总冠军分别殷怡航、武亦姝、雷海为、陈更,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个共同点:热爱阅读。
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在阅读这件事上,美国6-17岁孩子平均每年阅读33本书,超过1/3的孩子可以做到一周5-7天的经常阅读。六年级的小朋友,一年平均课外阅读量是40万字,经常约定的孩子年阅读量可达150万字。而中国孩子的现状是,超过半数的孩子,小学6年间累积阅读量都达不到150万字。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美国普通家庭为还在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美国孩子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孩子的6倍。在美国,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给孩子创造无数潜移默化的阅读机会和阅读环境。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还是学校的各个年级,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中,都要求学生在每晚睡前,阅读英文读物15-20分钟。并且,还需要将阅读读物的目录写在每月的Reading Logs上,月终时,交给老师进行评论。或许这可能会归结于教育体制的不同,以前我们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在教养孩子。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指定年级语文、历史等学科要使用统一部编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教育部最新统一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里,对阅读在数量、广度、深度上则“把阅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中考高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所以,想要孩子学的好,考的好,一定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多涉猎一些国学经典和中外名著。
“大语文时代”不再是概念,它已悄然来临。那什么是“大语文时代”呢?“大语文”,则是用更大的格局和眼光看待语文学习,将语文的学习对象从语言拓展到文学、文化、艺术、历史等更广阔的空间,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语文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都在极力地鼓励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交融、整合。而所有考试科目也是对语文学科的持续考查,如卷面阅读量大幅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直接影响做题速度等。这都要求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快”与“准”的阅读能力。
在此背景下,学校、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量、阅读能力。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呢?又如何通过孩子广泛的阅读,从中帮助孩子建立学科兴趣方向?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来自平时的阅读积累。
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比如获取新知识、语言文字表达、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同时,阅读还能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增加孩子思维的广度。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中学生不爱阅读,这是做小学生的时候形成的问题;小学生不爱阅读,是因为学前和上学后没有用心调动他阅读的兴趣。
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也就是许多成功人士常说的,“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那咱就不用担心高考改革的问题,因为再怎么改,你的孩子都是占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