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它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人作为主体,去考察人和世界的关系。而自己本身即是世界的存在物,又是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和肉体的矛盾:一个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一个是内在世界,在处理自己与外在世界的时候,往往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也往往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世界,即把自己的精神赋予外在世界,因此就出现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矛盾以及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
意义
本体论意义的方面:即第一性原理。现实世界究竟是由思维或意识创造的,还是从来就自在存在着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意识的还是物质的?这些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它研究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它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即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认识论意义的方面:即同一性原理。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范围,它所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或从绝对唯心主义立场,各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两者的关系: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这两个方面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侧重于本体论方面,有时则侧重于认识论方面。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一般侧重于本体论方面;到了近代和现代,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空前繁荣的推动下,哲学研究更多侧重于认识论方面。这种研究侧重点的变化,意味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深化,它是时代赋予哲学研究的新课题和需要开拓的领域中。不能因此而否定研究本体论的重要性,割裂哲学基本问题两个突出方面的内在联系。当代西方某些学者认为哲学只应研究认识论,本体论研究没有意义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将实践论融入哲学结束纯思辨之后即不再关注这类问题了。
根源
史前形态--原始社会阶段--传统社会阶段--科学社会阶段--道德科学社会阶段(哲学理论上的差异和两大哲学派别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的。)
社会历史根源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为理论形态的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当时有所发展又很不足的生产力状况、阶级剥削制度的形成与存在,也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一方面,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同大自然搏斗,只有首先承认外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生产才能得以进行,这种认识经过哲学家的提炼和理论化,成为唯物主义哲学;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只有低下的生产力与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科学,人们还远不能破解周围自然之谜,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学者又往往脱离生产实践,片面强调和夸大精神的作用,这些就构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唯物主义哲学总是同历史上处于上升时期的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或集团相联系,因为他们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同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因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事实的真相。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哲学则往往同历史上没落的、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相联系,由于他们的利益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为了维护或恢复自己的反动统治,为其存在的合理性作论证,就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掩盖事实的真相,把希望寄托于某种幻想的精神力量之上。唯心主义不仅仅是人们的认识受到种种局限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剥削阶级或集团欺骗人民、安慰自己的需要。
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这是阶级社会中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
认识论根源
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本源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本源是不科学的。无论客观世界还是人的认识,本来就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总要遇到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它们的相互作用中无疑精神力量、主观因素也具有巨大作用,如果把它无限夸大和绝对化,割裂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列宁曾说过: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些曲线中的任何片断、碎片都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从认识论上看,唯心主义就是把认识的某个特征、方面、部分加以片面夸大,使其成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结果。
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不具科学实践性,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它也有其现实的生长点,这是人类认识之树生长出来的观念形态,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对待唯心主义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科学批判的态度,在否定它的思想体系的同时,并不拒斥其中所包含某些合理因素和合理思想,毕竟纯思辨可以锻炼人的头脑。
ps:史前状态
人类发展的最初级阶段,人们还不清楚“我是谁”和自身的生理构造同,不明白做梦是怎么一回事,因而往往把人的精神活动看作是一种寄寓于肉体中并在死后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活动。这时候的人们的科学知识十分贫乏,对自然界的特性、规律的了解极为有限,他们以为万物都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和灵魂,因而把自然力人格化为某种超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原始的“灵魂不灭论”、“物活论”和原始宗教观念。这种关于灵魂和肉体、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思考,就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史前形态。
ps:当下研究课题
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
可知论
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或从绝对唯心主义立场,各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其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其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类自身局限性,世界也是不断变化的,可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论
其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该观点多为唯心主义者,“概念世界”或神秘主义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三大问题
唯物:(思考)
1我是谁?(人类)
2我从哪里来(世界)
3又从哪里去(我的人生)
唯物(实践)
1我能认识世界并解决世界的问题吗
2我能认识人类并解决人类的问题吗
3我能认识我的一生并解决我的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