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持续行动》和《刻意学习》,在寻找改变自己状态的书籍得以救赎时,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下主要是《持续行动》里带给我启发的观点。
1.做持续行动者,10天、100天、1000天可以让你变很多。获得人生的改变。确实,当你看到别人比你领先时,你已经和他们差了3年距离了
2.从一件事开始做起,我给自己定的就是:持续10天每天早起写作一篇,也不至于说是一小时吧,一篇就够了,能让我每天清醒地反思自己的考研学习,不至于迷迷糊糊。然后还能把这个阶段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要不然总是每天都有很多的元认知在想乱七八糟的事情,在监控自己,然后正经事做不好。考好了还能留下一个经验贴,多好。(然后在持续失眠熬夜几天后,昨天11点多就睡下了,睡到今天8:15起来,其实7点多我醒了没起来而已,今天感觉心脏好多了,昨晚睡前也没有再想感情的事情了)
3.关于计划和行动:计划的少反而才能完成的多,当你没有持续行动之前,你是无法准确预估做事情的,高估自己。而等你每天按照实际行动之后,你慢慢有了把握,知道每天做什么,有条理地安排,就像大脑活用学习法是一开始行动的,然后一点点寻求超越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一个高目标然后追求完成,累死累活,永远达不到,反而搞出来习得性无助。就像那个挂科十几门考研考上清华计算机的人,一开始也没想着考清华,而是水平到了,那就报了。少计划有助于获得正反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持续行动,就容易坚持下去。
4.凡是我得到的我都不屑一顾:这句话,真的很治我,这大概就是那些人能不断进取的原因,而不是像你这样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荣誉只是对过去的注解,而不是让行动停滞的功劳簿。
5.关于格局和自我设限:当想偷懒、指望一劳永逸,格局就会变得狭隘。如果满足于阶段性的小成果,指望熬过去就可以高枕无忧,根本走不了多远。只是追求发一篇毕业即可的论文,那么只能做一个最普通、勉强毕业的研究生而已。考研也是,当你看到你未来要面对的是解决人类的问题,承担家国责任时,你就更不会满足于死记硬背知识点,想方设法逃脱困难的知识点,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努力,追求知识的应用和融会贯通,并且现在不努力积累,复试之前也得更努力,考上研究生更是你那些单薄的知识所无法掌控的。一句话,现在不累,以后也得成倍的累。面向未来时,面对新的问题,做的事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
6.每日记录和每周的复盘,每一天让自己知道没有虚度,每周升级认知和思维。认识情绪化的,不复盘,你很难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产生了不利于行动的情绪。
7.总有人一受挫就开始找方法,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暴力破解。持续行动,方法自然会出现。所有困扰你的问题,都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法。学习方法这件事,你上大学已经不在意四则运算是跟着哪个学校哪个老师的体系了吧,因为你已经掌握。等水平足够高时,会发现自己纠结的很多问题没有那么重要,哪怕走点弯路也没有关系。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灵丹妙药,而要自己炼制,别人的可以锦上添花,但是不能代替我们思考,不要急着去寻求一个答案,要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因为答案会在你持续行动的过程中涌现。
8.目标这件事,认知不准确,定的目标也是不准的。少搞一些花架子,多做一些事情。
9.持续行动跟体能和注意有关,并不存在拼命努力的说法,不走神就算拼命了。体能决定上线,做事情绪稳定,做完一件还能继续做下一件。
10.人和人的差异:人外有人,只能说明我们设定的极限并不是真正的极限,我们还有更大可能去挖掘,面对人和人的差异,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持续行动,认真生长,至于别人是否做的比你好,并不能掩盖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世界的事实。
11.奥运一位冠军说:我就是去拼的,我就是要拿出这样的魄力,不然的话,我就不可能拿到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