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春秋战国史,有这么一个国家,它跟秦国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中原诸国认为是蛮夷之国,是没有文化的乡巴佬,饱受歧视。
但是这个国家的出身却一点不含糊,属于黄帝的后裔族群,直接正相关的先祖是上古帝王高阳,黄帝的孙子,可见其根很正,时间拨转到商周时期,他们开始自称楚人。
并在周朝取代商朝的战争中出力不少,战后论功行赏,楚人被分封在江汉地区,并在哪里建城立国为楚,受周王室之托“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因为这样,楚国就如同拿到扩张的尚方宝剑,在哪个没有周王室首肯,不能任起兵戈的年代,就楚国可以不断的发起战争,将领地不停的扩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周朝领域最广的诸侯国。
伴随着楚国的扩张,先进的中原文明开始在南方地区生根发芽,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不停的交融,慢慢的楚国中原文化开始带有了一丝异域风情,历史学家为此将其称为楚文化。
因为掌握着大量领地,随着农业发展,楚国地大的优势慢慢显露出来,在几代英明君主的正确掌舵下,楚国成为了春秋霸主,中原诸侯无不摒弃对它蛮夷的看法。
然而盛极而衰,西方秦国在强势崛起,楚国君王却沉寂在盲目的自信中,楚国国力也因此不断的下降,但是到秦灭六国的时候,楚国依旧有能力跟秦国一战,并且打赢了,是秦统天下最大的阻力。
而小袁今天跟大家要说的城市,就是楚国最后的都城寿春,也是中国南方抗秦最后的总司令部,战国末期崛起的南方第一都市,甚至可以媲美咸阳城。
如今叫寿县,位于淮河南岸,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座典型的伴水城市,公元前224年,楚军在这里打完了国家层面的最后一仗,楚王被俘虏,楚国宣布灭亡。
出于瓦解楚国抵抗势力,秦王将寿春大量富户迁走,将其降格为县,设为九江郡的郡治,寿春的规模也因为政治考虑,政府有意识的将其缩水。
而汉朝的淮南王造反案,更是对其雪上加霜,加速了寿春的缩水,经此一案,寿春城仅剩其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但是好在依旧是地级市级别的郡、州、府治所。
然而在清末的时候,它迎来了人生最低谷,随着周边城市的崛起,辖地被不断的蚕食,最终在民国的州府改革中被视为小州,下降为了县。
解放后延续此制,如今这座曾经的南方第一大都市,彻底沦为了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但是它依旧有自己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作为楚国都城,曾经的南方第一大城的文化底蕴。
地下埋的文物特别多,继承着丰富的楚文化遗产,要是去安徽省博物馆参观,晃眼一看出土地都是寿县,据“不靠谱”统计,其出土文物价值,占了整个安徽省所有县的一半。(袁载誉)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小袁读史自己的微信公众号:xyds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