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糟糕的一页,该怎么面对……
行稀字旷,词句虚套,插图占半……这是久违的一页反思材料。一看就让人有种被敷衍的感觉,既而火起心头,之后困惑不已。
外出学习的老师要及时上交学习反思,这是早有的校规。但不是一张白纸的成人,其实在学习培训方面,无论是态度还是效果,多数情况下远比孩子们差得多。大家想去的热情,和真正能学进去且有所得,往往不成比例。一次,刚培训过的几位老师,迟迟未交反思。于是我在教师群里发布提醒消息后,就开始等待下属的完成。几天后,我的等待变成了忍耐,终于我去办公室催要,才收到了大部的反思。这些被催促后的完成,尽管不完美,但是还算回应了我的催促。可是,我没等到最该完成的那名教师上交材料。
作为中层领导的我,对这种惰性深恶痛绝。但我忍住不发火、不表露,却不自觉地反复想:对比她常标榜的完美自己,现在我心中她的形象是那么渺小不相称?她的形象此刻在我心里己经碎过几次了。可她还迟迟没完成任务。我强压着心中的怒,不让它变成火,又等待,等待……我不想等到那个时刻——我直接正告她时。心里又在不自觉的想:本来认为你能第一个完成,而你却变成拖后腿最后不完成的那个。不大的小单位,常可以见到,已经变成每看到一次,就想脱口提醒,甚至是责备,甚至……可是我克制着脸上不太自然的表情,在对她打着招呼,或应对着她的招呼。我还在等她自己能想到没完成的任务而不用我提醒。可是现实又让我失望了。
其实正常,物质总有不同的质地,也总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不同,可是这样惰性的表现让人无法接受。我的心里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是我的公司,我会毫不留情毫不犹豫地辞退这样的员工。就在这样的欲催不催矛盾心情中,日子又艰涩地过了二天。这时,我心里在庆幸,幸亏我的耳根硬。不会偏听偏信谁的一面之辞,而是公正、公平地一视同仁般对大家。尽管声称自己最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最多的,我依然没有偏向谁。又在我的公允分配机会后,在没别人时,小声的为自己要求点什么,我也不为所动。那一次就是一个细节的表露,你去学习时,我就是作为领导在旁边,一切我都看见了:你的心根本不在培训,在用手机做别的网络群的传播等和小利益有关的事。最后,我的等待无效,要唤醒你这深度沉迷的人,靠你自我醒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又一次,压着火,却似乎很平常很不在乎地问你,任务是不是还没完成,忘了吧?其实我已做到非常大的忍耐,你在我的这次催促下有些想做的表示,嘴里说着忘了,今天交。听此,我的心稍宽,想也许是因为写的内容要多推敲,所以交的慢。可我又不明白,工作量一样的同事也早完成了,为什么你没时间完成。
当然,人的言行,表情更能透露出自己的能力、品格,让世界感受到你的特质,可是有些特质还是不发现的好。我又反思,她心里想什么呢?那样的办事拖拉会让人怎么想呢?自负、惰性、小心眼,容不下别人的一点小毛病的你,可竟不见自己的缺点。后来,我终于在下午忙碌时,等来了你的任务完成。但一接过来,我发现只一页,下面大半是图片,上面的文字不足半页,你可能也觉得写得太少,连声问行不行。我的失望到了极点,但还是没说什么,把文件收了。我想:你的形象就这样被自己毁了。你离开后我又想了很多:明天把那页不合格的材料退回,再说上几句表扬别人----一向似乎不及她的组员......思来想去,又想到她腰椎有毛病,也许是伏案久了坚持不了吧,就把自己的许多对策否决了。后来干脆把那页材料直接退给她,但绵里藏针地说了一句,“这个——用不了......给你吧。这次我给完缮补写好了材料,下次别干这样的事。”说毕,我转身走了。
就这样,那页糟糕的材料被我放在那桌上……对,这样做就是化无奈为神奇,留下那一页纸,就是留下一个让人自悟自正的机会。
后来,我再布置其它任务时,从她的语言里我能感受到她的没有说出的歉意,再交什么材料也又快又好,和以前判若两人。再后来,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我记忆里却永远珍藏着-----那从糟糕到熠熠闪光的永恒一页。
您,如果感到文章还有点行,请点个赞,再走,最好还请在评区刷点简言,让四季能眺望见您惊鸿的一鸣。以心换心,福德往来。
作者的话:我是四季的眺望!
原创是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