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建筑物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破损,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就会有人打破更多的玻璃。
——James Q. Wilson & George L. Kelling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手里有垃圾,一个饮料瓶、废纸、或者烟蒂,你要扔掉它,周围却没有垃圾桶。
这时你发现,周围的环境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于是你毫不犹豫把手里的饮料瓶子扔在了地上。
▲ 这样的环境,你会找一个垃圾桶吗?
同样的情况,如果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你就不会随手扔了瓶子,而是继续找垃圾桶。
通往某建筑的硬化路没人走,但旁边的草坪上却有一条踩出来的“小路”。
只是因为能少走几步路,一开始只是个别人践踏草坪,慢慢的,你发现你也会走这条“捷径”,反正大家都这样走啦!
这难道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实际上,这条踩出来的“小路”,就是那些后来被人打破的窗户。
如果没有始作俑者,你会是那个跟着扔垃圾的后来人吗?可能不是。但有人开了头,你就扔得心安理得。
心理学是一个让人感觉奇妙的学科,我们作为心理活动的主体,对心理学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效应」是怎么一回事?
破窗效应的由来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69年做了一项实验。
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环境较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环境杂乱的贫民社区。
实验者摘掉了停在贫民社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打碎了车窗,结果这辆车当天就被盗了。
停在中产社区的车一开始没有做任何破坏,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人碰过车。
之后,实验者把这辆车的窗玻璃也打碎了,几个小时后,这辆车同样被盗了。
实验的结果是,两辆有破损的车辆均被“侵犯”。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
即,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没有修好,可能会有人破坏更多的窗户。
破窗效应的心理学依据
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乃至变本加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实际上,人的心理不是完全由我们的主观意识所支配,还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我们对外界的直观感知外,知识、文化、道德等等都是通过对外界的学习获得的。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左右的。那么,当有的人看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乱丢垃圾。
我们看到地上的垃圾会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直观的影像,这些信息点会在我们的认知体系里进行匹配动作。
不是每个人都会乱扔垃圾,但是总有一些人是恶劣的、具有破坏性,这是人类的生物性使然。
看着地上的垃圾,我们会自我暗示,垃圾是可以扔在地上的,没人管,然后,有的人就会把自己手里的垃圾扔在地上。
这些人还会为自己辩解,环境早就这样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不算什么,再说也不是我第一个扔的。
从了解到重新认知我们的心理,不仅能够完善我们自身,也能完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所以,不要做第一动手打破窗户的人,也不要做第二个。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