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公园里松树林旁的石凳下散落的几颗松果;是广场中央音乐喷泉抽干裸露着水管和绝缘电线的湖底;是那片边缘覆盖着没有融化的积雪的枯黄的草地。
冬天,是清晨阳光下刮得脸生疼的清冽的冷风;是一个个圆形的灌木丛上面结的一层白白的霜;是杨树光秃秃的枝条在湛蓝的天空里画出的精细的素描。
特别喜欢人工湖中央的这座小桥,夏天被深绿色的湖水和温柔的垂柳呵护着;冬天湖底水落石出,只有露出的石头和一大片没有融化的积雪。旁边秋叶落尽的柳树枝条垂下来,没有了夏天那绿发一样的生机,一根根细细的枝条却在寒冷的风中展示出冬天的风骨。
小桥、湖底还有柳树,都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出一派明亮。那片白雪和寂静的小路衬得小桥更加古朴,柳树越发苍劲。
在公园里的这些树中,白杨树是最具男人气质的。它笔直、挺拔,一直向上生长。站在杨树林中,仿佛看到一股生命的力量,那是朴实无华的,却是最具生命力的。
这里还有柏树、松树、桃树、桦树,它们多少年都立在这里。白天晚上,晨晨昏昏,它们一直在这里。让我想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些树始终静默不动,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想象自己如这些树一样,不再急着去释放自己的妖娆,而是把心沉下来,如树一般静静地思考,去思考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去看到内心最深处的思想。
和那些树一样,我们的生命力不在表面的艳丽,而在于根是否强劲有力,是否深深地扎入大地,是否能够面对风雨岿然不动?
寂寞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它是思考者的最爱。它让一个人的心归于沉静,它将一杯混浊的液体归于澄澈,也让那颗心更好地读懂自己思想的内涵。
冬,萧瑟寒冷的代名词,却也代表着冷静与积淀;冬,没有人特别喜欢它的贫瘠匮乏,却没有意识到在冬日,人们心中滋生着满满的希望与企盼。
冬,是白雪下沉睡的麦子;是冬至之后渐亮的天色;是温暖炉火旁的一本书;是结着厚厚冰的湖面上的嬉笑声。
以前不喜欢冬天,因为它冰冷漫长;现在却发现,它冰冷下隐藏着的温暖,漫长之中孕育着节日的狂欢。
像一个人,刚接触时孤僻冷漠,相处一段时间后却有一颗善良有趣的灵魂。
人生犹如四季,我们开始喜欢冬天,也意味着开始看到表面以下的深邃,感觉到枯槁背后的生机,听到冰冻住的瀑布发出的欢唱,触到了粗糙的树皮下那迫不及待的萌发。
当风从暴烈变得柔和,我们知道,一切会来,一切也都会走;当周围的颜色从单调变得绚丽,我们知道,随时都有风景。于是,那颗敏感的心在冬日的脚步里一点点变得从容镇静。
致敬冬日,教会我们等待,告诉我们耐心。让我们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胜利是守护初心,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