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孩子没有做出父母预想的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想的标准,作为父母怎么办?
不要先急着纠正孩子的行为,先想一想,孩子的行为背后是怎样的一种需要呢?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早或晚会外化出各种行为问题。父母如果把自己定位成监狱的管教,那家就是一座监狱。如果家是一座监狱,就已经将孩子定义为了囚徒。在监狱里的囚徒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日常行为呢?
孩子走出家门,正常情况下,要不断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压力,这是不断消耗心理能量的过程。回到家中,应该是回到了可以为自己心理充能的安全港湾。显然像改造营的家,是不可能让孩子获得心理能量的。人要生活就要有心理能量的支撑,既然家里得不到能量补充,那就会到家外面的世界里寻找。而这正是家长们担心的,这样的结果又是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是简单习惯的问题。任何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一定是一种内心表达,父母要做的是用心解答。一味的斥责和唠叨,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孩子回家心情烦躁,那么就给孩子一顿可口的饭菜,让孩子洗个热水澡,睡前道晚安前告诉孩子:“如果想找个倾述者,爸妈愿意倾听。如果需要帮助,爸妈随时全力以赴。”
父母对孩子最有力的教育是什么?不是成套的道理,也不是富有逻辑的说辞,而是强大的亲情连接。如果孩子觉得父母只是在乎自己的成绩,而与其它无关,这是不幸的。错误不在孩子,恰恰是父母需要反思的事情。如果孩子以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要用分数来换取,那么在学业发展的路上怎么能够走的平稳呢?
父母的职责就是父母,父母就是给予孩子爱。爱是什么?能够深切的关注着对方的内在,能够看到对方的精彩。
功夫在平常。教育就在生活之中。孩子在家的日子里,多与孩子聊些八卦,生活的真实不是严肃而是日常的趣闻见识。也就是在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中,情亲沉淀。孩子能够认为父母之言可信可行,不在于父母之言的正确与否,而是因为这是父母所说,背后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
能够做事言谈中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在潜移默化中疏通孩子心理上的淤塞,让孩子阳光的生活。比如孩子早恋了,这个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孩子对于异性关心的渴望或者是关心异性的渴望。这里有个期待,孩子期待着通过行动得到异性的肯定和赞美。比如孩子总是心烦意乱,这个背后是孩子遭遇了无力解决的困境,缺乏安全感内心产生焦虑甚至恐惧。期待着“救世主”的降临。
知道了孩子的需要,明晰了孩子的期待,父母就要行动起来。满足了希望达成了期待,行为上自然会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