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六点被手机闹铃催醒,按住闹铃又睡了几分钟回笼觉。起床蹲厕,默背了一遍忏悔三昧,打开樊登读书会签到,浏览最新通知,活法第三集驰骋贺兰山的人跃入眼帘——酷爱四驱车攀岩、热衷于冒险的高劲松。他说“人在没有退路的时候,才会激发信任和善念,荒野对每个人都是真诚的。风会吹过所有的印记,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留下过什么。”
仔细思索着这句话,并将它作为今日读书打卡签到内容,转发至朋友圈,彷佛它在给自己一些暗示。至于是什么,不得而知,只是一种直觉。一个人每天的念头多达2.5万个,能够真正捕捉并运用的并不太多。
每发朋友圈,总会时不时看看有没有被路过的朋友点赞或者留言,已经不记得从何时起,自己的注意力方向和关注点全在自己,几乎不浏览朋友圈,也很少关注别人发了些什么,除非两种情况:1.被提醒点赞或投票;2.有人主动加微信通过验证前“政审把关”。
回看自己刚才所发的朋友圈内容,发现已被刷屏,往下翻阅时突然升起一份觉察,自己很少甚至几乎不主动给他人点赞,不关心朋友的近况。念头决定想法,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于是浏览了20多条朋友圈信息,并主动点赞。回到卧室准备诵经时,脑海里闪过一句话“会抬轿子的人才会坐轿子”。
这句话是八九年前一位领导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经常”提到的,之所以打引号,学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之后方知道只因自己当时对这句话相当“过敏”,感觉我们之间的“地位”悬殊很大。我这里所说的地位不仅是指职位上的,关键是在人格上。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如此认为”后给它贴上的标签,以致于自己对这句话耿耿于怀至今,其实不是她在乎,而是我在乎。
想起了前几天秋堂姐电话聊天时提醒说要定期与学员保持情感连接;想到了每有朋友打电话聊天时脑海里闪过的怕麻烦,接听电话时经常心不在焉;回看与朋友相处时自己的多言好辩而不自知;回想建微信读书群近三年来,自己只埋头苦读,很少关注或主动回复群友的提问,甚至没有想过受众的感受和需求;想起了秋冬时节自己经常手脚冰凉晚上借温取暖,从未考虑过老公的意愿和感受……
脑海里浮现出的这一连串现象或行为,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冷暖自知,看到了自己的“我执”,看到了自己的冷漠无情,看到了自己的只求回报不懂得主动付出,看到了自己人际交往中的被动模式……再次想起了黄启团老师的《只因目中无人》,原以为自己看了、懂了、改了,以为自己不再是“木头人”,原来自己还是一座“冰山”,要想彻底融化,需自己主动伸出双臂拥抱阳光。
“始于自知”真的绝非易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我一凡夫,更是如此。
感恩自己在四十不惑而惑的年纪遇到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贵人,如热闹、冀丽珺、永红、秋姐、彦虹、兴旺、王芳、心花、吴丽荣等;感恩自己在五十该知天命的年纪遇见了一位又一位老师,如张翔、玉贞、心惠、李克富、马龙飞、徐瑞晅、弘易、智然、格西等;感恩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遇见了一群又一群志同道合、有梦想有方法、能说真话、敢说真话、会说真话、全身心支持自己生命成长的朋友们……让我一直坚定地走在修行的道路上。感恩遇见,感恩成全。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我错了,我帮你!不怕太晚,就怕不敢!只要愿意,I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