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相比于抖音、快手、微信、淘宝等,流量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平台拥有2.2亿注册用户,移动端+PC端一共4000万DAU,和B站比较类似,与超大规模平台相比还有差距,一般被视作有调性、有特点的平台类社区,高质量内容是知乎现在主打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文互联网圈的地界,知乎是不能被忽略的,在任何平台几乎都可以感受到知乎的影子。
但对于有营销获客需求的品牌而言,知乎是大多数品牌心里的痛,原因很简单,因为知乎自成一派的基于【问答】的流量分发形式,且有【较真】的独特社区调性,和其他平台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构成了知乎的营销准入门槛。
品牌想尝试知乎营销之前,最希望能够了解、解决的问题就是
在知乎营销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在介绍之前先看下哪些品类更适合在知乎做推广。
知乎适合哪些品类
先从知乎的用户画像入手分析。
1.知乎用户的男女比例为53:47,基本均衡。
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知乎主要用户画像:【男性】【互联网从业者】,而事实并不如此。
而认知盲点往往意味着红利,以女性为主要目标群体的美妆、服装、母婴等拼配的品牌主,就看到了这种红利并提前进行了布局,并赚的盆满钵满。方法,后面会详细介绍。
2.知乎用户人群的教育背景,确实很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近80%,远高于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等其他平台。
3.知乎用户的平均浏览时长超过60分钟。
很长时间里,知乎都是一个长图文平台,更准确点说,是个以文字为主的平台。
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纯文字内容的吸引力,不输给短视频内容。而这部分用户,一般被认为具备更高的“受教育水平”。
总结来说,知乎用户画像的特点:男女均衡、高学历、“沉迷”长文字内容;符合这三个特点的,一般也是【高收入】和高消费】人群。这样基本能推导出知乎适合哪些品牌了。
1. 高客单价-【这东西还挺贵】,因为高收入和高消费人群才是主要客群。注意;也包含某种品类下远超平均客单价的产品,比如定位为中高端人群使用的美护品类。
2. 高认知门槛-【挑起来不容易】,长文字的内容载体,相比短视频,能够更容易(低成本)讲清楚一件事,并帮用户做理性客观的讲解。
3. 长决策链-【掏钱包前得好好好想想】,挑教育机构、找美容诊所、买房买车等等需求,往往需要一再比较,而知乎的长文字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社区“较真”的调性,都让用户堆在知乎上找到答案有更强的信心,而不是短视频平台。
【高客单价、高认知门槛、长决策链】,根据这三个限定条件,可以划分出两大类品牌:
大众消费品,包含数码、美妆、护肤、母婴、日化中的【中高档产品】
谨慎消费品,包含教育、医疗、保险、房产、理财、汽车等【高认知门槛长决策产品】。
下面具体介绍 在知乎营销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三个效果,品宣、口碑、带货。先说“带货”。
看到这个词可能代价会产生怀疑:“知乎可以带货?”疑惑的原因在于知乎的特点:
一是文字内容的门槛,相对于其他形式,想要产生好的转化,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更强的专业度进行阐述。
二是知乎长期以来【较真】的社区风格,这种风格鼓励深度内容、理性分析,却培养了用户对【恰饭】行为有天然的抵触心理。典型的案例就是百度魏泽西时间,不少知乎大V因为收了百度的公关费用,洗低改时间,最后被知乎平台封号,这也是知乎抵制营销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知乎抵制【恰饭】尤其是姿势不对的【恰饭】,核心原因是亚文化圈的【纯粹性】,这一点知乎和B站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最主要的是知乎平台本身的原因,知乎在很长时间里都缺乏完整的【转化闭环】。
一方面,知乎缺乏官方变现途径,没有推出类似其他平台的橱窗功能或者小店功能,另一方面知乎官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力打击外链、淘口令等电商导流形式,只有少数微信公众号生态导流的行为被默许。相比之下,隔壁班的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微信,或早或晚都建立了完整的电商闭环,能够对内容产生的流量,进行更直接高效的转化。
缺乏完整的转化闭环,从系统层面,抑制了品牌方在知乎的转化尝试。
正因为以上三点,大多数品牌并没有想过知乎能够带货。
但是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知乎从2019年开始全力商业化,【新变量】发生了。原有正确的认知,可能正在变成阻止品牌方从知乎获取新增长点的枷锁。这就是知乎购物车。
知乎版购物车,分为个人号版和机构号版。
在2019年11月左右开始公测,个人号版购物车官方名称叫【好物推荐】,机构号版购物车交【营销插件】,先介绍个人版的【好物推荐】,下面是【好物推荐】的产品截图。
点击卡片后,直接跳转到淘宝,跟抖音快手的购物车早期做法很相似。目前支持淘宝、京东、拼多多三个平台。
目前,并不是所有账号都具备开通【好物推荐】的权限,需要符合三个条件,一,创作者大于或等于2级,二,3个月内无违规,3,认同并且承诺遵守【好物推荐】的规则规范。
目前,知乎开通【好物推荐】功能已经5个月,数据到底如何?带货量最大的账号,月带货GMV已接近1000万,而这个号的粉丝不到5万。知乎粉丝最多的账号200W+,这个带货最猛的号,最多能算【腰部账号】下面是这个号的后台截图。
虽然知乎相比抖音快手淘直播现阶段的带货能力,肯定还偏弱,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是仅仅公测三个图尔、平台并没有用全部流量去扶植、用户的购买习惯还没养成时的数据。相信明眼人一看就能知道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流量红利。
再来简单介绍下机构号版的购物车-营销插件。
相对于个人版的购物车,企业版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除了支持插入电商SKU外,还能支持插入【表单】和【APP下载】,转化形式更丰富,但是机构号版的购物车权限是需要花钱购买的,不同的费用,使用次数的权限也不相同,从下面截图可以看出具体的区别。
知乎版【购物车】功能结合原有的【内功】-对知乎分发规则的熟悉、社区调性的理解和优质内容的创作能力-可以产生出高ROI、搞变相效率的一套系统性打法。整体逻辑如下图。
再说【品宣】,品宣是品牌宣传,是曝光和触达,是CPM;
但【品宣】更本质的特征是:“不以即时性转变化为目的,而以创造独特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升长期的转化率和毛利率为目的”。
在品宣需求上,品牌方更在意的是平台的用户人群和内容调性,因为这点是知乎的传统强项。
上面已介绍过知乎相较于其他媒体平台的差异性:用户画像偏高端、维护的相对较好的社区调性、高端品牌形象、对真实且高质内容的要求,这些特点,很适合【品宣】类广告主的需求。
如果说微博是一个广场,微信是熟人朋友圈,抖音是同好兴趣圈,知乎就是一个知乎驱动的信任圈,微博和抖音适合企业做简单直接的营销,方便促进销售,侧重用户决策量的中下环节;微信适合企业提供体验良好的服务以及CRM,包括客服、在线预约、直接购买等等,侧重用户交易及售后环节;知乎适合企业和用户之前公开双向的沟通,维护品牌形象,促进品牌认知,侧重用户决策链的初始环节。从广为人知、到相互熟悉、到共同兴趣,再到信任,品牌通过不同媒体的组合,可以实现从引爆认知到构建品牌深度认同纽带的价值进阶。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主动寻找信息的消费者,每个时刻想要解决问题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品牌更有必要思考从“传递信息”到“传递知识”。信息是简单的重复,只是则是潜移默化以及认知升级。
最后说【口碑】,在口碑需求上,品牌方在意的是能否会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这也是知乎的传统优势项目,常年累积的社区调性和内容护城河,带来很大一部分用户养成了先上知乎查信息,再进行消费决策的习惯。
而口碑的重点,就是搜索品牌词及关联词。很多人把知乎当做“信息搜索器”,因为在上面可以看到对于某一现象、事物和品牌的专业论断,在消费者三个消费场景(刷时种草、买前搜索、用后评价)中知乎对“买前搜索”起到格外重要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品牌除了抢占“双微一抖”的阵地建设,让品牌实现大规模的覆盖之后,都会选择在知乎进行下一轮的内容布局。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不仅需要“知道”,他们还随时在考量品牌与自己的匹配度,甚至他们还关心更多的信息,这也就催生了对于“知识”的需求,如果说各个平台消费的“种草”完成了比较简单的信息轰炸,想要完成更具说服力的“他人经验”和“消费信赖”的一步,“知识种草”会让消费者找到更加充足的科学决策依据。
所以一条完整的营销线路是这样的:通过双微一抖以及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大规模曝光,感性的调动消费者情绪,然后在知乎进行品牌内容的沉淀,多平台联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协同,在完成对消费者种草的同时实现品牌口碑的建设,即能完成了对产品的拔草又能加强了对品牌口碑的认可。
我们曾服务过一位客户,线下服务类,口碑曾经崩过。
就是因为有知乎大V,体验了他们的产品,结果皮肤出现了严重过敏,然后大V在知乎上发帖,并继而引发了知乎法律类大V的关注和联动,导致事件开始发酵。
扩大并传播到了微博、微信上,最后上了央视,当年带来的现金损失和品牌潜在损失,预计在10亿以上。
这也说明了知乎口碑,对于快速增长期、成熟期品牌的重要性。
核心原因是,知乎上的品牌口碑,因为目标人群旺旺是具备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类人,具备发酵和引爆口碑的能力,处于【信息传播链的上游】,如果维护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全网发酵。
至此,三个效果都介绍完了,【品宣】、【口碑】、【带货】,品牌方能在知乎上获得的各自的权重如何?
在【购物车】推出之前,可能是5:4:1的关系,而现在更应该是4:4:2的关系。如果更多的品牌方发现了知乎带货的红利,加入进来,【带货】的权重可能会更高。
我们为不同类型、不同预算的客户精心提供了各种价位的知乎推广套餐方案。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大V资源,提供知乎全平台各类型业务包括点赞、排名、热榜等等,同时我们就是资源采买的最下游,去掉了中间环节,无论是价格方面还是执行效率方面我们都已经做到行业最优的地步。
欢迎有需求的亲们可以联系下方☟☟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