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会说,一定没有这么简单,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这种模式,国外为什么没有这种模式。我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回答的过程会有自吹之嫌。也许你当面问我,我喝醉酒了会告诉你。不过有一句话你说对了,确实没有这么简单,模式背后还有着很多复杂的逻辑。
首先,需方人员为什么就那么听话老老实实地把需求发到网上?一方面是公司有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有同事和领导的监督,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在模式运行的初期仍然会有一些人习惯性地给供应商打电话。所以平台方需要派人驻厂一段时间引导大家适应这套模式,同时进一步地了解和细化客户需求。其实模式本身并不要求供需双方完全的不接触,一方面像培训,工厂考查这类过程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做不到完全阻隔沟通,人家在家里给熟悉的供应商打个电话你总没法监督吧。模式只是追求供需信息的完整性和对称性,需方即使是跟供方有过私下的沟通,只要把沟通中涉及需求的部分放到网络上即可。那如果他有私心隐瞒关键需求或者发布伪需求呢?一方面他的同事很容易发现,另一方面隐瞒需求对他自己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设想一下,某个关键人物这样做了,并把这个信息给到了他所希望支持的供应商。供应商在做方案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该信息。而在最终的比较决策过程中,聪明一点的人能够根据不同供应商做的方案判断出哪家供应商利用了网上没有出现的信息。而关键人物利用该需求力捧供应商的时候,其它人也会质疑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一信息放到网上。由于每个人都有站在公司立场上根据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也就具备了监督的能力,所以在这套游戏规则下,网上有的信息必须是供需双方的所有依据。任何一方使用网上没有的信息都是不合理并值得怀疑的。
对于一些比较紧急的需求,供需双方完全可以直接联系或者通过采购人员联系,只要他们在沟通后仍然把沟通中涉及的供需信息放在网络上即可。如果供方需要到现场考查也可以安排,但最好同时安排多家供应商一同考查。考查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安排在一起考查一方面节约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准确地发现问题,也能够避免私下沟通引起的麻烦。考查中需方的接待人员要注意把所有涉及需求的信息以照片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发到网上。培训尽量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如果必须安排在项目过程中,则要尽量让供方留下培训所用的PPT,并努力让参与项目的所有人都能参加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培训的机会一定是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的。总之,要尽一切努力追求信息的对称性。
需方都有哪些人员参与项目?从社会监督和促进发展的角度上看,参与项目的人越多越好,甚至一些与项目完全不相干的底层工人也都可以参与项目。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项目信息,就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最终的决策过程,则不一定需要他们参与。很多底层的工人平时是很闲的,他们完全可以研究网上的信息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领导们选拔人才,也有助于防止风言风语的传播。除了常规与项目相关的人员外,我建议每个项目都至少邀请一个财务、审计人员参与,他们的立场更加接近企业的整体立场。领导们最好也都能看到网上的信息,不一定要真的花时间去看,只要能看到就有威慑作用。并不是每一个有账户的企业员工都能看到所有的项目。实际上参与项目的人员是通过推荐与认证的方式确定的。项目的立项人在立项的时候可以推荐几个参与者,之后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随时推荐其它人加入项目。这种机制会让意图腐败者面对巨大的不可控性,也保障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对于需方很多人都知道的信息,尽量由信息的源头发布,如果其它人注意到缺失信息,也可以发布。销售人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经常发现需方内部的信息也严重不对称,采购和技术对现场真实状况的了解不够。这种不对称常常引发一些问题,网络也可以帮助需方避免这种情况。
在这套模式下,传统的审批过程完全可以改到网上进行,甚至最终可以考虑取消。
供方为什么愿意把信息放在网上?首先,游戏规则是需方定的,如果想要参与项目就必须遵守。供方所发布在网上的方案、价格信息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无法直接看到的。中间沟通过程中供方也可以选择是公开发言还是只让需方可见。理论上涉及需求的信息应该公开,纯供应信息可以隐藏。这样既保证了供方的商业机密不被泄漏,也保证了需方信息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对于供方而言,他们参与项目的成本极低,甚至都不需要销售人员,只要有销售支持人员坐在电脑前面就可以参与整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供方都会选择报个低价撞撞运气。
这套模式希望尽量避免供需双方单独接触,老板可以从制度上限制供应商的拜访,比方说设置重重审批,并要求多人同时参加,甚至设置监控。所有的限制都针对的着项目进行阶段,在确定供应商后,服务人员的到厂不作限制。
网上的所有信息都不可直接复制,不可下载,只在需方的要求下整体建档交付给需方。 发布信息不一定非得使用电脑,平台可以做成网页和APP互通的形式,便于不同的人使用。
在项目结束后的任何时候,如果相关的产品出现了问题,公司的领导或审计部门都可以调出项目的全部信息重新审查。
再次强调在项目的初期,整个平台只是需方老板的一个工具,可以根据与需方老板的沟通高度订制。前面所做的所有设计都是依据我在十多年的销售工作中对供需双方心态,立场的了解。由于接触的比较少,这里面我最欠缺的是对需方老板和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了解。
每隔半年需方可以对供方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不得包含价格信息。该评价将在供方参与其它项目时显示出来。这套机制可以督促供方重视后期的服务并保证产品质量。供方也可以对需方的付款情况作出评价。在供方的业绩栏里也自动显示他通过平台给哪些需方供过货,并且可以显示供了多长时间。这些都有助于促进诚实守信的商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