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爸讲字源:喿

喿:zào

《说文解字》:“喿,鸟群鸣也。品在木上。”三口为品,三者为多,表示很多鸟在树木上群聚而鸣。


1)加“足”,成“躁”。 zào

足,与奔跑或走路有关;喿,群聚而叫喊。想到了什么?

跑步是古代士兵的必修课之一,普通士兵步行前进,周朝还出现了“跟随马车跑步的步兵”:西周的战车——“驷”,为四马一车,驷在前面冲锋,后面要跟着72名步卒协同作战,步卒日常训练长跑能力,边跑边呐喊。

操练

躁的本意是士兵训练,一边跑一边喊口号。训练要求快速奔跑,引申为快速、性急。

烦躁、急躁、不骄不躁。


2)燥拼音: zào

火,表示热,天很热时树上群蝉鸣叫。古人用这个特征表达气候:干燥、燥热、口干舌燥。


3)加“氵”,成“澡” ( zǎo )

甲骨文

澡本为会意字,用手捞起水来洗。

篆书变为形声字,氵为意,喿为声。


4)加“扌”,成“操” ( cāo )

扌,用手指挥,喿,同声呼喊。

本意为士兵在将领指挥下训练、操练

引申为管理、控制、掌握。

操纵、稳操胜券、操之过急、

同室操戈、操控自如、重操旧业


5)加“口”,成“噪”  zào

很多声音,杂乱:噪。群鸦乱噪、噪音、聒噪( guō  zào )。

多声则声大,引申为某人某事的名声很大:名噪一时、名噪一方、声名大噪。


6)加“月”,成“臊”。

臊有两个读音: sào 、  sāo  。

[ sào ]

月表示肉,北方方言指肉末或肉丁,牛肉臊子、羊肉臊子。

肉为红色,害羞时人会脸红:害臊、羞臊。

[ sāo ]

月,与肉或身体有关,喿为多声,很远能听见。

很远就能闻见的、人或动物的体味:臊气、腥臊、狐臊、臊臭、尿臊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旨( zhǐ ) 旨的字形,上面是匕,下面是日。 匕在古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拟形勺(像一把小勺子),第二个是匕首的...
    王敏是男士阅读 4,306评论 0 1
  • 寿 其本义为活得长久,引申转指生命持续的时间,寿又指中年和老年人的生日。 寿命、做寿、寿比南山、人寿年丰 用寿作字...
    王敏是男士阅读 1,664评论 0 0
  • 臽( xiàn ) 与舀( yǎo ) “⺈”,角字头,表示动物,牛羊鹿等等,“臼”表示坑,坑里插有竹签,用以捕获...
    王敏是男士阅读 6,514评论 0 0
  • 叔,shū 松子、粟子、橡子等果实成熟掉在地上,又,表示用手捡拾。古人在林中捡拾从树“上”掉下来的“小”果实:叔。...
    王敏是男士阅读 3,805评论 0 0
  • 屯( tún ) 屯:幼芽破土而出的形状。幼芽刚破壳而出,根向下生长,嫩叶卷曲着伸出地面。 引申1:由叶子卷曲,引...
    王敏是男士阅读 3,8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