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有跑步的呼吸诀窍。
成年人不运动时每分钟大约呼吸12到15次,跑步时每分钟呼吸45次以上,呼吸强度的增加导致很多伙伴一旦跑起来就会觉得气喘吁吁、呼吸困难、心跳加速。
有的人,跑着跑着,突然就咳嗽起来,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胸闷腹痛,身体严重不适。
究其原因,简单的说法就是呼吸跟不上、摄氧量不足。
我们知道,跑步强度的大小与氧气消耗的多少成正比,氧气来源于呼吸,跑步的快慢与呼吸交换量成正比。由此,我们得出跑步呼吸第一定律。
跑步呼吸第一定律:呼出二氧化碳越彻底,吸入氧气越充分,跑步越轻松。
我们的所有跑步呼吸方法技巧都围绕第一定律展开,即如何吸收足够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的消耗。
有人一看这条定律就想到要大口大口地呼吸,也确实有人提倡跑步就要口鼻一起呼吸,尽可能增加空气通过量。
理论上,成年人在不运动时每分钟通过肺部的空气量为6—8L,跑步时会达到80—150L,空气通过量超过平时10倍。因而,高速奔跑时只用鼻子呼吸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身体有自我调节机制,跑步也讲经济有效性。每次一开始跑步就用嘴呼吸是一种浪费,既容易产生疲劳,还容易吸入灰尘、病菌,冬天干燥的冷空气也会缺乏用鼻腔加温加湿的过程。这就有了第二定律。
跑步呼吸第二定律:循序渐进,让呼吸与步伐一致,开始时用鼻子呼吸,进入状态后口呼鼻吸,高速冲刺时口鼻共同呼吸。
这是我每天跑步都要经历的呼吸三步曲:慢跑热身阶段只用鼻子呼吸,基本上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配速稳定后采用口呼鼻吸法,锻炼提升身体的抗氧性,两步一呼两步一吸;高速冲刺阶段口鼻共同呼吸,两步一呼一步一吸直至一步一呼一步一吸。
呼吸三步曲符合多数人的运动规律。
日常跑步,多数人总是先慢后快,慢跑时肌肉不需要更多的氧气支持,用鼻子呼吸就够了;随着步伐的加快,需要不断调整呼吸节奏,确保氧气需求量。呼吸和步伐保持一致,既可以防止呼吸节奏紊乱,不容易岔气,又有同频共振的效果,提升跑步效率。
有跑友说,道理都对,但自己就是呼吸不过来、一提速就喘气、一喘气就只好大口大口地呼气,根本顾不上讲什么技巧。
这时,我们就需要跑步呼吸第三定律。
跑步呼吸第三定律:深呼吸+长距离慢跑=有氧能力
呼吸有深浅,跑步需要深呼吸,通过练习提高呼吸深度就能同步增加摄入的空气量。
如果缺乏适当的呼吸深度,肺叶底部无用的空气无法彻底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得不到有效排解,吸气时的容量受到限制,吸入的氧气量就很难满足身体需求。
如果呼气深度足够,排出废气彻底,肺叶中的负压增大,吸气也就更省力;而且,吸气越深吸入的氧气越能深入肺泡,血氧交换效率越高(这也是我加速跑时呼气用两步而吸气只有一步的原因)。
这就要求跑步时不能仅仅用肺的上半部呼吸,要学会将空气吸入肺的下半部。因而,跑者要有意练习深呼吸,最好采用腹式呼吸法。
不运动时练习深呼吸容易,运动时怎么办?答案是从长距离慢跑开始。
慢跑,哪怕是一公里跑上十几分钟也没关系,重点是调整呼吸、放松自己。在肌肉和步伐适应了自己的呼吸节奏之后,慢慢增加跑步距离,比如每周比上一周增加10%,天长日久,自己的有氧能力就会得到全面提升,越跑越清爽。
当然,除了上述三大定律,跑步呼吸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比如,用嘴呼吸时,不要嘴巴大张像狗狗喘气那样,要嘴巴微张,牙齿轻咬,舌尖卷起轻轻抵住上颚,让空气从舌尖两旁进入口腔。
细节需要我们慢慢体会,先从遵守大原则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