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是造园的基础,是园林的骨架。
是在一定范围内由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等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
在景观设计里,地面的高差处理有时是整个设计的精华所在。
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运用巧妙的处理手法可以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高差处理的设计要点
1、因地制宜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原则,对于有高差的地形,要尽量结合现状来进行改造,尽量减少开挖或回填。
2、高差道路的形式选择和断面形式要根据功能要求和规范要求来决定。
3、利用高差营造景观,既有利于因地制宜降低工程成本,也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园林空间变化。
4、要注意雨水的及时疏导,避免大雨时出现洼地积水或路面流水等问题。
高差处理的设计方法
1、利用台阶
利用台阶解决调养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台阶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形状的。自然式的石阶与草坪做一些变化交融,即可以满足人们行走的需要,又能给人以安逸闲适的感觉。
大面积的台阶应用,利用高差可以很好的体现恢弘伟岸的气势,凸显出尊贵华丽的建筑主体,不过得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避免带来疲累感。
2、利用坡道
为了满足无障碍设计等需求,在高差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坡道。而最精彩的莫过于台阶和坡道结合设计,可以产生很多丰富和有趣的景观。
3、利用挡土墙
用来解决高差,挡土墙也很常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高差处理方法,其形式多样,可以为混凝土,石墙或者其他材质,根据风格和作用不同来选择应用。合理、美观地设置景观墙,能有效的成为景观中的亮点,为项目增色不少。挡土墙在选择过程中,首先要对其承载力进行分析,根据地貌、水文、高差选择合适的挡墙形式和材质,确保挡土墙在日后使用安全稳定,不发生倾斜,保证景观效果的最佳性。
4、利用台阶地园
台地是指以原生地貌为设计雏形,依势造出台地、坡地景观,自上而下随着地势层层递进借势建园,其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契合现代人的审美。
5、创造起伏的景观地形
创造起伏的景观地形,既可以解决高差的问题,也可以成为独特的景观。
6、利用下沉空间解决高差
“下沉式庭院”又称“花园层”。一般是指运用在前后有高差的地方,通过人工方式处理高差和造景,使原本是地下室的部分拥有面向花园的敞开空间。
下面与大家分享高差处理的成功案例
默奇森罗杰斯公园(By Surroundings)
从下方的场地现状可以看到,这个小停车场是公园的最高点,这是目前公园唯一的无障碍区域。但是在这看不到公园本身,无法成为观景优势。
设计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创建一个“楔形”,连接到停车场的前部,并向下倾斜到俯瞰,同时仍保留独特的岩石露头。这种“楔形”有三个主要的好处:
① 表面允许开发低于5%的路径以提供对公园的完全可达性。
② 通过消除对公园的垂直落差,实现了道路和停车场的完全可见性,保持对公园的关注,目的是减少故意破坏。
③ 通过创建这个提升的表面,可以创建一个显着的填充区域,这样可以使遮荫树林和其他植物生长,而不是种植在坚硬的岩石中。
方案彩平▼
方案效果图▼
通过使用历史兴趣点斑块提供的地理位置,以创建一个有意义的路径网络,并将历史遗址编织到俯瞰之外。这为公园游客提供了与该地区丰富文化历史的更紧密联系。
目前,在恶劣的风,坚硬的岩石和强烈的阳光的挑战条件下,公园里有一片生活的沙漠柳树,一片梅斯基特树和一棵帕洛佛得树。为了让公园游客暂缓遮荫,设计团队测试了从建筑结构到树木的多种解决方案。选择沿路径的树木,不仅柔化了它们周围的岩石景观,而且它们还部分遮盖了停车场,形成了一方有绿荫的美景。
一旦建立了路径网络,栖息地和阴凉树林,石头“楔形”的剩余区域被充分利用,以便在公园游客的阴凉树林下创建社交空间,座位和野餐区。这些用于坐下,社交和吸收景观的空间,以及俯瞰边缘的额外圆形剧场座位,允许在公园进行一系列活动。可以容纳婚礼,小型音乐会,诗歌朗诵和戏剧,扩大公园的用途,不仅仅是观看城市灯光,令人惊叹的日落和星空。
水稻梯田广场 By STGK
这是一个连接车站和商场,并处于斜坡上的公园。除了常见的台地处理,连电梯边的小空间设计师也没浪费,多样的植物种植,以及立体绿化。白色的种植池及台阶设计,既是一道风景同时又给市民创造了一处温馨的休憩交流的空间。
哈喽~我们是爱宝兰景观学社!这里集聚了最丰富的景观设计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