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似乎在山的那边没有尽头。黄土,农物,树木,当然还有蓝天白云,就光是这样看着,就很舒服。
可人总是习惯于去想些什么。
蜿蜒曲折的山路,似乎是这里唯一至少是主要的与外界连通的介质。祖祖辈辈似乎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偶尔看到的路边妇女,有年老得皱纹也发黑发亮的,也有看上去是我父母辈年纪的。她们依然穿着古老的民族服饰,背着竹娄,也许是去赶集,也许是从集市回家。外界的变化对她们来说是什么,可能什么都不是,每天的生活还是那样,农活、家务活永远是她们的生活主题吧。可能些许的变化也是家里的男人背上外出的行囊而注定的,从此,等待男人在遥远异乡的消息和期盼自己的男人回家也成了日日相同生活中的一部分。
路边几个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当地的。当大巴经过他们身边时,他们都停下不知去哪的脚步,从迎接车辆到目送车辆,眼睛都看着车或车上这群和他们有着太多差别的人。这也许是他们每天都做的事情,来来往往的车辆,对他们而言只是路过,不会带来什么,也带不走什么。
在这样的山区,不能奢求什么教育资源,有所小学就不错。想象着他们用轻快的步子踩着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艰难的不是路途,而是课堂他们并不喜欢的知识。
我曾一度想,教育或许是走向更大世界的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这也许是一个事实,从对错角度来说,可能也是对的。可世间有太多的东西无法用对错来判断。想着生活给了他们这样的环境:闭塞的位置、规律的劳作、极具当地特色的教育,生活也就给了他们一种习惯时,教育对他们而言,无关乎对错,只关乎习惯。当把情怀用于这些孩子身上,显得很遥不可及;换成追求,听起来也有些违和。习惯似乎好一些。教育试着去改变他们从出生就习惯了的习惯,脱离土地,远离自然,可他们真的需要吗?外人看的角度似乎是占据着对错的制高点,却忽略太多需要关怀的因素。很清楚地记得一个正在参加美丽中国项目的姐姐在云南支教的感受,当时看到我也有些吃惊。她说,这里的孩子很多并不想学知识,并不想上学,他们有的继续祖辈的生活,有的很早就背起行囊去外面的世界,学习对他们一点都不重要。而她曾经一度只是想教她想教的东西,而非从他们角度出发。当然,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当习惯了习惯了的,教育去改变这些习惯,让他们有可能看到另一种生活之可能,有没有谁问过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习惯改变。生活有如此多的可能,这里的孩子所面对的生活之可能没有什么可不可的,只要他们愿意,何尝不可呢?外在的看法和期许又能代表什么呢?
我们看他们,或许羡慕,或许不屑;他们看我们,可能羡慕,可能不解。城市生活和山里生活,中间隔了几万崇山的距离,彼此羡慕的不过是各自没有的,终究却都是想要的平和喜悦。
2015/7/11 泸沽湖前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