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洛克不同,还有一些经验主义者认为,既然“白板”只能通过感觉经验被刻画上观念,而又唯有物质才能影响感观,那么物质当然就是精神的素材,这些人就是唯物主义者。
传统的唯物主义者,比如伏尔泰,虽然也承认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但还没有彻底摆脱上帝的影响。伏尔泰说过:“上帝使身体构造得可以思想,正如可以饮食,可以消化一样。”这表明他停在了通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半路上。他承认思想是身体的能力,但把这种能力的来源归因于上帝。
伏尔泰之所以在半路上踟蹰不前,至少应该有一个原因是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作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理所当然的会是君主专制和教权统治的敌人,但他并不认为清除上帝会带来道德上的好处。他说:“即使你管理一个村庄,它也必须有一个宗教。”“即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因此,伏尔泰对上帝采取“存而不论”的妥协态度。他认为,上帝确实是物质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但上帝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就不再干预世事了。这个态度颇像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而伏尔泰也确实对孔子推崇有加。
在伏尔泰停下来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继续向彻底的唯物主义前进。他们达成了这一目的,因而也把他们的先驱变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虽然这种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主要还是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在这些人出现之前,哲学争论的焦点始终是知识的来源问题。这个问题虽然也跟上帝有关,但那只是在认识论范畴内的有关,鲜有涉及到本体论。那时的哲学家,无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唯理主义者,包括那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都不认为有讨论世界本原问题的必要。
可是当唯物主义者不再以“朴素的”的面貌示人时,哲学风向立即为之一变。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把“知识来自经验”当做已经被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证明了的事实来看待,因而当他们反驳唯理主义的时候,就不再纠缠于认识论本身,而是超越认识论上升到本体论范畴。很明显,如果连上帝这个理性的根据都不存在,那么唯理主义就会不攻自破。所以从策略的角度来说,他们相当精明,他们的确看到了唯理主义的致命之处。
针对这个致命之处,攻击者们大加挞伐。狄德罗说:“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以他为首的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者们则说,“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此实体指物质),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拉美特利),“灵魂在我们身上只不过是感觉能力;精神是它的结果;人身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爱尔维修),“宇宙,这个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霍尔巴赫)。
唯物主义者一亮明自己的立场,立即招来围攻。唯理主义者和大多数经验主义者竟然不谋而合的站在了他们的反面,这在事实上使论辩的双方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有趣的是,对于上帝这个论战成败的关键,维护者并不能进行直接的肯定,他们多数情况下只能在道德、来世、奇迹这样的间接层面进行舌战。公正地说,这样的层面无论如何都只是上帝的“功用”,而非上帝本身。但我们得理解他们,因为毕竟没有人见过上帝,那些去见上帝的人也都没有回来过。
由于对上帝本身的所有描述都只是没见过上帝的人构造出来的,而且尤其糟糕的是,这些构造充满了矛盾,这成了唯心论者的软肋。
狄德罗精准的抓住了这些矛盾,他说,我们很难接受一个“存在于某个地方,而又不与空间上的任何一点相合的实体,······本质上与物质不同,而又与物质联合为一体,跟在物质后面推动物质,而自身又不动······,具有这样矛盾的性质的实体。”他的雄辩表明当时的局面对于唯心主义者更为不利,虽然唯心主义人多势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