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听书稿试写稿:
一句话简介
不可能失败的微习惯养成法: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一段话介绍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考验自己的意志力,高估自己的自控力,陷入自责、奋进、停滞的怪圈,却难逃放弃的结局。其实,问题不在于我们自身,而在于采取的策略。作者从1个俯卧撑中发现了微习惯的必胜策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每天只做一点点,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养成好习惯。
作者简介
作者斯蒂芬・盖斯,坚持了10年都没能把健身培养成习惯,却在每天1个俯卧撑的微习惯中,彻底改变,两年后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实践证明,微习惯比以前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斯蒂芬写成此书,和广大读者共享这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开篇
你好,欢迎……。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你想不想毫不费力的养成一个好习惯?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有没有体会过坚持不下去的痛苦?有没有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坚定,总想放弃?有没有咬咬牙硬撑下去的时候?有没有终于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但是过程中充满痛苦?其实,我们就是过多的考验了自己的意志力,高估了自控力的作用,其实,这个过程可以很轻松,最终还能成功的养成你想要的习惯,我们看看微习惯的提出者斯蒂芬是怎么做到的吧!
作者斯蒂芬・盖斯,之前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坚持了10年都没能把健身培养成习惯。转折点出现在只做1个俯卧撑的想法,把1个俯卧撑变成了看似不可能的30分钟锻炼,而后每天坚持,最终养成了健身的习惯。这就是微习惯的由来,它的魅力在于简单到不可能失败。人们无法彻底改变,其实问题不在于他们自身,而是他们采取的策略。
因此,作者对人类培养习惯过程中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微习惯+意志力的必胜组合,每天只做一点点,当行动成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微习惯策略就是可以让你在毫无压力的过程中轻松养成一个习惯。微量开始,超额完成,重点是要满意自己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要把多余的精力用来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如果你超额完成了目标,你很了不起,但如果没有呢,你还是很了不起。因为养成这样的一个习惯本身就是无可比拟的成就。
斯蒂芬・盖斯自嘲是一个天生的懒虫,作为一个普通的宅男,没有耀眼的履历和高薪的工作,和普通人一样,有喜爱享乐、逃避改变的自然倾向。为了改变,12年末开始,盖斯每天至少做一个俯卧撑,这成了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两年后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时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微习惯比之前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而后诞生了此书,并持续的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3个部分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第一,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第二,为什么微习惯不可能失败?
第三,怎样利用微习惯彻底改变人生?
第一部分: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1、微习惯起源于1个黄金俯卧撑
2012年12月28日,新年将至。斯蒂芬回顾了自己的2012年,不太满意。希望接下来的2013年能活的更精彩,最强烈的一个想法就是健身。他从高中时起,就一直想培养健身的习惯,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是10年内都没有坚持下来。
1月1日毕竟是新年的开始,所以他打算用原地锻炼30分钟开个好头。可是站在那里,却一点也不想动,尝试着激励自己“加油,斯蒂芬,想成为赢家,你得加倍努力”,尝试着幻想能用来炫耀的完美身材,都没有奏效。30分钟的锻炼感觉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困难,心里充满了挫败感。
这时候,他想到了几个月前看过一本书《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讲的是如何用创造性思维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解决。那么30分钟锻炼的对立面是什么?如果不做30分钟的痛苦锻炼,而是做1个俯卧撑会怎么样?只做1个。可是随之打消了这个想法,“1个俯卧撑有什么用呢”。最后心想“管他呢,就做1个俯卧撑”。
于是,他趴在地上做了1个俯卧撑,只做了1个,就感觉肩膀快要裂开了,肌肉像沉睡24年刚醒过来似的。心想既然姿势都摆好了,再多做几个吧。紧接着又想挑战1个引体向上,也成功做完了几个。后来,他继续使用相同的策略,设定了7个微型目标,每次都先用非常简单的挑战引诱自己,每次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最终斯蒂芬把1个俯卧撑变成了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30分钟锻炼。第二天就在博客中写下了《挑战1个俯卧撑》,目前它仍是人气最高的文章之一。
整个2013,斯蒂芬继续要求自己每天做1个俯卧撑,有一天,直到进了被窝才想起这件事,于是翻过身在床上完成了1个俯卧撑。想到最后一秒钟完成目标,大笑起来,因为能轻松保持成功的感觉太美妙了。
这就是斯蒂芬偶然间建立第1个微习惯的过程。
2、习惯大幅缩减后的版本,小到不会失败
那么什么是微习惯呢?在解释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习惯的定义,韦氏词典给习惯下的定义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方式,一个人以规律、重复的方式做的事”。而微习惯就是将习惯大幅缩减后的版本。比如由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为每天做1个,把每天写2000字缩减为每天写50字。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超小的步骤反而比更大的目标有效呢?有人对试图改变习惯的人群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旦习惯变得足够牢固,即使最坚定的决心也很难改变。当你试图培养一个新习惯时,就像没经过任何训练去参加举重比赛,而且对手经验丰富、力量强大,传统的习惯策略是让你相信,你可以跟他们硬碰硬,结果当然会失败。
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大脑本能的会抗拒大幅度的改变,你是否听过“想要得到工作机会,你只需要一只脚先迈进门里“这句话?微习惯策略是运用的类似的原理,因为它简单易施行,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大脑不会对它设置障碍,所以能轻松的访问大脑的主控室,完成你所要求的行为。
总结来说,微习惯策略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完成的1到4个“小的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它们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被你轻易放弃。因为往往万事开头难,在微习惯帮助你迈出第一步后,即使你马上后退到自己的舒适区,明天仍然会迈出来。它是在用一种感觉安全、带来力量的方式让你直面恐惧,不在躲避锻炼、写作、阅读等看起来比较难的积极行为。
3、顺应大脑喜爱重复和回报的机制
重复几遍,就不会忘记,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确实,从大脑的角度看,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就是重复和回报。一段时间一直重复一个行为,大脑就能自动完成这个过程,比起每次都要有意识的进行权衡选择,大脑更喜欢这种自动行为,这时候就是习惯在起作用了。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源于习惯,也就是自动完成、无需思考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微习惯是如何对目标起到作用的,我们需要认识大脑中的两个核心角色: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
前额皮层区域相当聪明,它能够理解我们的高层次目标并进行决策,比如抵抗巧克力蛋糕的诱惑,希望身体健康等,但是它消耗的意志力多,很容易疲劳;一旦疲劳,掌管重复的基底神经节就会接管大脑,它自动功能强大,高效率的进行动作的重复。
为了更好地了解前额皮层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下法国神经学家弗朗索瓦对的实验。前额皮层是位于大脑的额叶中,测试选择了额叶受损者和额叶正常者两类人群。被试者坐在实验人员的对面,问一些问题,实验人员故意对问题表现出冷漠,不回答,或者一些奇怪的动作,比如摸鼻子、敬军礼、嚼纸或者拍腿等。
结果显示,额叶正常的人觉得实验人员行为很古怪,而且拒绝模仿他们;但是几乎所有额叶受损的被试者都模仿了实验人员的荒唐动作,而且还很精确到位。
也就是说前额皮层正常的人对行为有管理能力,从养成习惯的角度来说,前额皮层会帮我们决策出积极的好习惯,微习惯恰恰又不好用意志力,所以能解决它易疲劳的难题,让大脑轻松的适应这种变化。重复一段时间后,基底神经节就会自动重复这个过程,大脑也喜欢这种自动的感觉,从而轻轻松松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所以,从生物角度上来说,微习惯充分运用了这两个大脑元件的优势,让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持之以恒。
总的来说,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微习惯的起源,斯蒂芬是如何在偶然间建立了第1个微习惯,将1个俯卧撑扩展为全面的健身锻炼活动的;微习惯是习惯大幅缩减后的版本,它的重要特征是小到不可能会失败;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微习惯也恰恰顺应了大脑本身的工作机理,即喜爱重复和回报。了解了,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微习惯为什么不可能会失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