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有职场老人会跟你传授经验——去到新单位,你要积极一点,热情一点,这样领导才会看重你。但实际上表现得热情积极这种做法并不对。
第一幕:初入职场展现积极的自己
我试过刚刚入职的时候,遇到同事的时候都尽量积极的打招呼,带着温暖的微笑去面对新认识的人或事。因为不论我爸,还是给我办入职的女领导,他们都建议我要积极主动一点,热情一点。我知道这是善意的经验,于是我照做了,让自己变得积极一点。
白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散发着热量的小太阳;但晚上的时候我则像死寂的恒星,耗尽了自己的能量,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第二幕:那么变冷漠一点又会如何?
于是,我开始不主动打招呼了,因为不知道咋的,有过精力和能量消耗完的经历后,打招呼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件需要鼓起勇气才能完成的事件。
但人情冷暖,各人自知。当你在意人情世故的时候,你就会很敏锐的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会关注他人的细微表情。皱眉,转移视线等等小小的神态变化,都会在你眼前都会放大……你能明显的觉察到,别人也在变得冷漠了。
我没想因为热情而得到些什么,比如不会因为对餐厅师傅问好而希望他多给我一些肉。我只是觉得我爸、女领导说得对,要积极一点,然后就去做了。但热情积极好像不怎么适合我。
我有想过为什么。我觉得初入职场要积极一点挺对的,都在说在新公司新单位,你要好好表现,要热情一点积极一点,但实际上却并不正确。
因为时代变了。作为Z世代,我们需要有礼貌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但不需要热情的对待。
我的父辈,为我办入职的领导,可能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上级权力的威力,故而会心生恐惧和敬畏。因为那个时候,上级能一言确定你是否能分到一套房,一言能定你生死。故而他们即便自己是萤火虫,也要像皓月一样表现自己的光芒,好得领导赏识。
但大人,时代变了。
做客时别人给我倒水,我的谢谢会满载我的真心和善意脱口而出,并且不会削减我一天能量的分毫。
但我做不来积极主动的甚至谄媚的向领导问好;做不来逗领导笑,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的保姆式的呵护备至。
因为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其实不需要讨好领导。不需要因刚到一个新地方,就迫不及待的对每个人展现自己的善意。我做好自己,其实这就够了。
我不会因为领导的不开心而获罪,不会因为领导的一句话而毁掉一生的前程,不会因为领导的省一笔而失去单位的房子。我做好自己,其实就够了。
出现不公,工作得不开心,我可以拒绝,可以走,可以辞职的。因为在家,我爸妈会体谅我,朋友会认可我。
做不来谄媚的事,那不做就是。好好做好自己就行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