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旅行都像一次即兴演出,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到慢慢成型,怀着随遇而安的轻松心情,这条路上只有自己,不依靠,独自享受,冷暖自知。
我喜欢通过人和事来记住一座城,一段历程。喜欢柴静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人来表现这个社会,她说:"我们的国家需要能独立思考、寻求真理、记录真实、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乏言力,不言放弃的人。"我们渴望与这样的头脑和灵魂交谈,更深刻的感知这个世界的黑暗与光明,最终得以从黑暗中寻找光明。
这片土地或富饶或贫瘠,承载了太多历史,太多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辛酸以及那些投机商人的悲欢。好久没有没有看到澄澈的蓝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干净清甜的水。汾河边上矗立着大大小小的焦煤厂,滚滚浓烟像喉口化不掉的浓痰,它象征着财富也象征着汾河旁百姓身心的伤。
车越往大山深处行驶,贫穷的气味就越浓厚。在吕梁的一个贫困县城里,我登上那里最高的山峰,遍天的黄土、连绵的山峰、梯田交错,整幅画面粗犷壮阔,但是我怎么也看不到大山背后的风景,眺望台上风很大,吹进了骨头和心里,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心疼他们该怎么走出去,去看更广阔的天地。下山的路上,一个小姑娘哭了、我问她的弟弟是不是你调皮了,那个8岁的小男孩说无论自己乖还是不乖,姐姐总是这样。在这中部的农村里、几乎每个小女孩都有弟弟、重男轻女的思想扎根在这些保守顽固的灵魂里。
这个县城小到没有出租车、公交车,步行足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街道上即使是中午晚上也是空荡荡的,人们都走的很慢、低着头、态度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