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90后“有幸”经历了房价发疯似的上涨,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对“家”的观念,这也是土生土长中国人和外国人以及部分留学人员的区别,中国人极其讲究落叶归根,认祖归宗。所以让老一辈的人迁离他们的故乡去城市里享福,反倒是一种折磨。

      作为90后,不知不觉接替80后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辗转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到来了就是深圳人,到现在在广州奋斗,我好像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经常被朋友问起:“以后在哪里定居”。我总是苦笑着回答:“单身汉一个,好像哪里都可以去,但哪里又都待不住”。作为这个物质时代的一粒尘埃,本该在某个十八线都算不上的小城市里,当个小学或初中老师,和三五损友在夏天的晚上坐在某个夜宵摊旁喝着啤酒吹着那些未实现过的牛逼。但命运让自己考上了一个普通985,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坐上绿皮火车去往北方读书。那是自己18年来第一次离开那座熟悉的小乡村,离开那些熟悉的面孔,活在小乡村里面,感觉十几年也没有太大变化。

        从大学离开后,我感觉自己从未再回来过。虽然也有暑假寒假,但已经走上了一条和小时候玩伴完全不同的道路。当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很多玩伴已经结婚甚至生子。他们好像在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一辈子就活在这片小乡村里。我有时候是羡慕他们的,人见识过外面宽广的世界,心便留不住了,但有时候欲望太多,人越容易不开心,尤其是像我这种从农村走出来的,没有任何背景。在大城市中打拼最心酸的一件事是,你想一下这辈子累死累活的打拼,不及一线城市本地人的一套房。

      从农村走向城市,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自己扣扣搜搜只敢偶尔吃顿好的,而身边城市的朋友早已解决温饱的问题,他们在追逐精神的满足,游戏,电脑设备,音乐,美术,不知不觉开始变得自卑,自己好像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也许在那个遥远的小乡村里,也曾是人中龙凤,是大家心中崇拜的大学霸,但走出来后发现985大学生遍地都是,也便失去了唯一骄傲的资本。找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学生也不似小时候那么珍惜,本科生普遍价格不高,比起在城市中打工的农民工也不会高,不禁思考,自己寒窗苦读了十数年到底读出了什么结果。

        时间走着走着,在无穷无尽的加班和工作中,一下子来到了30岁,人们都说三十而立,而现在的我又没有房子,也没有家庭。在家人和朋友的不断催促中,尝试去相亲。发现原来爱情早已不是读书时的纯粹,相亲时问的最多的是身高和房车,人本身怎样显得不那么重要。有很多次想尝试去介绍自己,但短短的时间内,又如何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呢。相比较起来,身高和房车就相对实实在在。后来也能理解,虽然并不支持。

      不知不觉人口开始老龄化,有时候也会去想是不是自己也贡献了一份,一个人过得久了,好像也还行,没有房子结婚的压力,每年还能旅旅游,想吃啥吃啥。但其实这也只是短暂的及时行乐,我总是觉得我需要去寻找自己的根,家人还在的时候,根就在老家,不开心的时候,家总是会欢迎自己。但随着父母年事增长,总是难免想到自己的根会在哪里。好像患上了城市综合征,从农村走出来去往大城市的普通人,如何去找到自己的生命归宿。但保持乐观积极,珍惜已经拥有的,正因为从平凡中一路走来,更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祝福在城市中奋斗的每个普通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你是抱着一种探索“文学和乡村巨变”关系的心态,或者抱着对作家谈论故乡的期待,去看这部电影,恐怕你会有些失望。 ...
    原地撒野阅读 938评论 0 2
  • 文/画虹 雨点在飞奔,树叶在呼啸,即从巴峡穿巫峡,高铁以300的时速子弹一般射出,速度,时间,空间,古代人能想像现...
    画虹阅读 546评论 0 5
  • 在矾山镇区东北的大北梁上,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有一块约一亩多大的坟地,青松翠柏绕着周围。这个坟墓群里埋葬着清乾隆年间...
    晨暮随心阅读 1,327评论 0 6
  • 总感觉这大千世界,是摇摇欲坠的。我从那里驶来,却未曾察觉,那就是根。 每天睁开双眼,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
    热爱吖生活与你阅读 27评论 0 1
  • @王书文 经过十年浩劫,许多人家都没有家谱了,而值得自豪的是我的祖辈历经磨难还为我们后辈人保留了下一张云谱。说起云...
    高原行走的树阅读 6,137评论 9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