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厂方组织新产品上市培训,登机前随手在书店买了本贾平凹老师的散文集《游戏人间》作为本次路途中消遣工具。我一向是很少看书的,通常都是戴上耳机睡一觉,翻翻随机的杂志,或是和随行的人聊聊天东张西望之类。但近几次出行我选择了看书这种我最不擅长的方式,一是为了增加点逼格,有点文艺范;二是真想从文字里找到一些灵感(目前从事销售工作需要发散思维)找些启发,经常开会也带团队,没有点文字基础也不好混啊!
最近几次出行,我都坚持拿本书读,先是今年春节和老婆去菲律宾度假,我同样在机场买了一本畅销小说,愣是在这一路的颠簸中读完了。因此,我发现读书的确是个不错的消遣方式,为什么在我这要用消遣这个词,因为的确读书不是我的强项和爱好,所以拿来这个词给自己扣上我觉得也挺形象。以前也偶尔翻看过几本书,但大多是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只是闲来无事拿起来翻翻,消磨时间。我最能说得上看完也可以说是听完的两本书分别是《白鹿原》和《穆斯林的葬礼》,为什么用听,那是当时参加工作,每天骑单车上下班,家离公司十几公里,整天听歌,没有了心气,正好那阵子流行听书APP,下载了,并且找了几本电子书下载下来,其中就有上边说的那两本。
有人说,听书没有看书感触深,看书会浮想联翩,听书反倒是觉得像是听故事。但我觉得,听起来也很不错,记忆犹新,也许还是因为我不擅长阅读,懒的缘故吧。
为什么今天会在工作之余来玩弄点文字,还刻意下了这个能记录文字或是文章的APP,并不是突发奇想,头脑一热的肢体反应,而是蓄谋已久,想用来勾勒生活,抒发情绪,静心聚气,充实生活的一个想法和希望能坚持养成的一个习惯,为什么我没有在习惯前面加上一个好字,也许我认为这样做原本也没有坏处吧,应该是个好习惯。
在和老婆去菲律宾的那几天里我也曾给老婆提起过,这次游玩回去我要写一篇游记,好好地记录一下咱们这次出行的点点滴滴,并且发表到马蜂窝上,当时我记得老婆冲着我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并没有回答我什么,我当时觉得应该她也很开心,很满意,并没有在意我说的那句话,可能觉得我是一时兴起,孩子一样的想哪说哪吧。结果不出所料,那次是搁浅了。
为什么今天我会开始了第一次的写作,不好意思此处捂嘴笑了一下,总觉写作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有腔调,有架势。算是给自己一点鼓励吧,估计很多著名的大作家第一次写东西似乎也是我这个状态吧,我相信应该会是。
那就说说我开篇提到的平凹老师那本散文集《游戏人间》,为什么我当时会选择这本书呢,也算是巧合。看励志的吧,我觉得都是鸡汤,我怕不好消化,现在的书封面都很炫,让别人看到会觉得这家伙一定在装逼,当然有时还会被鸡汤浇脸影响情绪;看历史类吧,我这人看似懂得很多,反倒是历史方面很烂,怕看不进去,前后时间轴接不上,人物背景混乱,反而影响到后续的阅读;看科技、玄幻、言情、娱乐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入眼。书店畅销栏中书面出现贾平凹三个字我很熟悉,虽没认真看过他的作品,但了解此人也算是陕西老乡吧,接着看到书名《游戏人间》,我去,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嘛。口袋里手机微信群不停的收到消息提醒,同行的同事催促登记的消息不停弹出,就这本吧,作者相对熟悉,书名又很合我口味,结账。
这本书我虽没看完,只看了两章,也就是一半的样子,但里边有几篇我还是记忆犹新的,《写给母亲》《棣花》《养鼠》《古土罐》《六棵树》
下班了,待续……
参加完家庭聚会,酒过三旬,躺在床上,想起了我今天还未完成的首篇文章,已将近凌晨,再次打开APP,接着往下续吧。
说到平凹老师的这本作品集,也是机缘巧合,今天刷微博时一段有十分多钟的视频,再次让我对这本书其中的一篇印象深刻,勾起了我的回忆和些许感慨。这个视频是截取了近期央视继《诗词大会》后,又一轰动全国的收视佳作《朗读者》,其中一期由著名影视演员,老前辈斯琴高娃老师所朗诵的来自平凹老师作品《写给母亲》节选,同样斯琴高娃老师朗诵前提到谨以此文献给自己及天下所有的母亲,这段描写母亲的文字,在她的朗读中是那么的煽情,为这段文字赋上了灵魂,使人浮想联翩,回忆满满。看得出,他在朗读此文章的过程中是含着泪,带着心里的故事真情流露,加上结束时和董卿的深情相拥,那一刻,我相信台下的所有观众以及看到此段视频的每一位都会情不自禁,流露出那份对于母亲的牵挂和爱的感慨。
当然,我也是被打动到的其中一位,紧接着脑海中浮现了许许多多个瞬间和从小到大母亲对我关心爱护,支持鼓励,点点滴滴,那画面如同幻灯片一样,不停播放着,随机循环着。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能干并且肯吃苦的女人,算得上是新中国第一批且最早的一批下岗工人。当时的家里条件很艰苦,父母算得上是白手起家。父亲同样是普通工人,单位长期效益不好,勉强熬过了2000年,但最终也没经得住厂子倒闭被迫下岗的厄运。
母亲非常能干,我记的是在1993年,我刚要上小学的那个年头,那时的我不懂得什么是倒闭,何谓下岗,只能简单理解为没有正式的工作了。
单位卖掉,1万元的买断金或是跟随厂子到另外一个安置厂继续工作,因为我还小,父亲也要上班,厂子离家很远,种种的不方便和前途未卜,最终母亲选择了拿钱离开。
虽说当时我不懂的1万元对于一个工人的意义有多大,但我每每听到获得了1万元,这个数目应该可以算得上是当时人们口里所说的万元户吧,还有些小激动,幻想着家里会富起来了,未曾想过面对今后的生活,这点钱根本是不够的。
没多久,母亲看到邻居同事们都纷纷去学汽车照,和父亲商量后果断给父亲报名,后来我知道这次父亲的学费及期间开销花费了买断金的一半。最具戏剧性的是,父亲学完后,却不怎么喜欢开车,但年年要去审照,同时还要花费费用,但又一次没开过,结果也就再没提过这件事,也至今仍未碰过车。
父亲是个老实人,只要接触过的人都这么说,我也这样认为,不善言语,但也很能干,任劳任怨,一直陪伴着母亲支撑着这个家。因为当时厂里不景气,又处在大锅饭的后期,时间上相对很宽裕,而且多年来是上夜班,也属于特殊工种,听大院里的大人们聊起来,父亲所处的那个车间是厂里人入厂时都不情愿去的车间,脏、累、枯燥,有害工种。但恰恰在后期也是在国家批准早5年退休的范畴内,又被其他人所羡慕,算是有利有弊吧。
三十年过去了,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我也被归属到中年人的队列。说起来三十而立,也经历了从学生时代到工作、结婚、生子这个过程,感慨万千,留给我的多是儿时的回忆,和对年龄渐长而带来的恐惧。我算是继承了父母亲的优缺点,母亲爱说话,爱聊天,身边没有几个人能在嘴上斗过她,从小在我心中就定义母亲为才女。小时候,通常会因为家里已熬好的稀饭,炒好菜,但缺几个馒头,母亲要去家门口的市场上买,往往到我和父亲饿的扛不住出门去找,结果发现她手里提着一袋馍,在街道某个摊点门口和熟人聊的正欢,后来再有此情况,我和父亲会劝母亲在家等候,我或者父亲去买,但也往往拦不住,母亲会给我们承诺很快回来。慢慢习惯了,爱说话,爱聊天这点我是继承了母亲。父亲为人太过老实,任劳任怨,对待朋友和亲人都如此,踏实的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去尽力做到,但就是性格不好,脾气差,经常会冲动,也不善表达,常常说错话。父亲的这几点恰恰也影响到我,同样得以传承。了解我的人应该都认为我具备实诚、踏实、任劳任怨、眼里有活,爱说爱笑,爱挤兑人,瞎开玩笑,除了在家里很懒。
聊到我的家庭,这里主要讲讲我结婚前的情况。和睦、平淡、常规。我出生在西安南郊长安路上,因爷爷退休父亲接了班,那是一个当年很多人很羡慕的工作,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用被服和胶鞋之类的产品,那个年代也算是铁饭碗,工人家庭。自我记事起,经历了几次搬家,基本都是从家属区这个平房搬到那个小院,直到初中毕业前才住楼房。邻居们共用一个厕所,洗衣做饭都基本能看到,因此每天谁家做什么饭,锅里有没有烧肉炖鱼,哪家人爱吃酸口,哪家爱吃辣,只靠鼻子就能了解。职工家庭之间差距都很小,很少有富裕的家庭,只有个别的负责常年在外销售口,或是领导干部家里能相对富裕一些,不像现在贫富差距那么大,攀比严重。那时的生活挺自在,大家的幸福指数都很高,也少有看不上那个,羡慕这个的。大人们白天上班,小孩们被送到厂里的幼儿园,再大点的自己上学放学,回家吃饭。很规律,但也很舒服。每到夕阳西下,放学回家,晚饭后,孩子们都会在院子固定的点集合,玩尿泥、打扑克、碰弹珠、跳山羊、踢足球、跳皮筋、蹦格子等等,很满足很快乐。孩子们特别期待的是休寒暑假,这样就可以每天从早到晚的玩,直到假期结束才知道补作业。当然,也有玩过火惹出事的时候,今把谁家的玻璃碎了,明把谁家的车胎扎了,又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扭打起来了,最终被揪到父母面前一顿责怪,当然,挨打是必不可少的。也会有纠集院里的小伙伴用另一个院子的孩子们约架,相互厮打,一决胜负。打赢了会得意洋洋的聊上几天,打败了会灰头土脸的回到院子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没有人会再提起。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孩子还是要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补课,爬高上低冒险刺激,在现在的孩子面前是不会发生的,大都是被手机平板、补课兴趣班所替代,想想还真是可悲,不敢想象长大成人后的他们会是个怎么样的性格和习惯,至少童年肯定是有残缺的,少了很多色彩。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