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包法利夫人》,读得有点快,囫囵吞枣。越往结尾处,心情越压抑,难过,沉重,各种不舒服。
即使这样,也挡不住想写点什么的念头,实在忍不住了。
同为女人,我深深地同情文中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她与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命运差不多,都是因为虚荣,导致结局悲惨。
话说,哪个女人不虚荣呢?
曾经我拥有好几张信用卡,作为一个上班族,那些卡对我并没有实际意义,除了在购物时显得潇洒点,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之外。
那几年信用卡盛行,和周围的人比起来,我那点虚荣,实在称不上老几。和朋友一起逛街,只要喜欢的,通通收入囊中,那张小卡片足以令我挥洒自如,想刷哪个刷哪个。越发觉得自己出人头地了。
麻烦的是,每月得用心惦记各家银行还款日期,偶尔忘记匆忙打电话核实,担心影响到信誉。久而久之,张冠李戴免不了,搞得很疲惫。另外,刷卡消费还容易入不敷出,刷时没有概念,还款时发现,天哪花了这么多。对账,嗯,好像没差错。最主要的是,因此增加了许多没必要的衣物。
后来,终于醒悟。迅速与那些诱人的卡们彻底决裂。及时注销,直至一个都不剩。
现在好了,购物用微信、储蓄卡,现钞,余额历历在目。这样多好啊,相当于有人在你头脑发涨时及时提醒,悠着点吧老板,吃饭穿衣看家当哦。
包法利夫人如我般及时止损就好了,可惜这娘们陷入锦衣玉食中,一直没能自拔,直至落入悲惨境地。
至于她与情人间的互动,作为女人,我不想也不忍心责怪她。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怪只怪,作者太残忍,将两届情人都安排的铁面无私恩断义绝。说到底,还是她不够自爱,内心没有强大的力量,否则也不至少接连二三遇人不淑。
她的婚姻,依我看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说不幸也成立,如果肯甘心,也能幸福。人在年轻时,难免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正常人性。关键是,你有没有力量走出去,和承担相应的后果。因为走出去未必就是一片天,也许还是一片沼泽呢。显然她不是足够强大的人,既没有勇气离开那个家重新寻找幸福,又没有智慧看清生活,修炼自己创造幸福。而是把幸福压在别人身上,对情人依恋又掌控,这不是直接越位嘛,搞得情人对她无奈又厌烦。
早前看过一篇文章,好像是日本的故事。说是一对男女,均已婚,却非常相爱。他们约定每年有固定三天时间相聚,其他时间各回各家,互不干扰。这个度,貌似合适,如果包法利夫人能这么节制,恐怕也不至于无法收场了。
文中最可悲的人物,其实是包法利。这个男人,是个老好人,能力一般,但善良。好人有好报,在他这里没有应验。
他爱她,可惜她不是他的菜,这个菜他嚼不烂,咽不下。尽管爱的小心翼翼,低三下四,可不得章法,一切徒劳!如果他娶一个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的女人,大概一生会平安度过。
这部小说整体来看,剧情分散又密集,每个人物刻画鲜活,随时登场,随时隐退,来去自由,匆忙。仿佛一幕生活剧摆在面前,一群人走来走去,演绎给你看。很精彩。
世上本无感同身受这件事情,例如,很多人会怜悯包法利夫人的遭遇,认为她咎由自取。试想一下,假如让她本人复活回味一生,她兴许并不觉得此生遗憾呢,两个情人曾给过她丰富和美好的体验,令她的生活绚烂一时。当然她有可能反思自己过于激荡,不懂克制导致家破人亡,从而心怀愧疚。再活一次,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安然度日-----------这一切都有可能。
一生中,有人愿意活得汹涌澎湃,死而无憾。有人愿意活得稳扎稳打,毫无波澜。
没有对错,只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