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听米果文化的课程《好好说话》,发现说话真的有许多需要学习的技巧。最近也在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试着分析其中说话的技巧和体现的人物性格。
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这一段很简单,讲的是王冕的母亲因为家里贫困,要他弃学去放牛。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能看出一些门道。
前一段王母说家庭贫困,第一句“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是为这次谈话定下了基调,摆明了自己的态度是迫不得已,之后再详细叙述了家庭贫困的事实,强化第一句话的为难和无奈。再然后说明事情,是让他放牛,好处是又能挣钱,又能吃饱饭。最后一句我觉得算是点睛之笔——“只在明日就要去了”——潜台词不就是“这事儿我已经跟人说好了定下了,你必须得去”。前面一大段话,不过都是为了这句话做铺垫而已。
后一段王冕的回答也很巧妙。在事情已经定下,而且自己也没有什么靠谱的理由拒绝时,“娘说的是。”同意母亲的话,后面紧接着的在学堂闷和放牛快活,不过是彼此给彼此一个台阶下,说出来安慰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供养儿子上学的母亲,希望能减轻她的内疚感。最后一句同样点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要遵从母命去放牛,但自己还是喜欢读书的。
如此一来一往的对话,前者先定基调掌握话语权,然后摆事实强化巩固,紧接着提出解决的方案,最后算是一个含蓄的通牒。而后者首先赞成对方的方案,接着通过自己的感受弱化对方的情绪,最后再适当的表明自己对这个事儿的态度。
这样一套下来,既保全了双方的面子,达成了良好的结果,又显示出了自己的真实态度。称得上是良好沟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