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你说的辣是什么辣?为什么吃完我脑瓜嗡嗡的
以前,我认为在吃辣这件事情上,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一个四川人。
我曾经在一个四川同事对加辣火鸡面云淡风轻,还略带鄙视的评价下,尝了一口,一口下肚,瞬间血脉贲张、耳朵打鸣,脑瓜子嗡嗡的。
后来,我才发现,不仅四川,在湖南、江西、云南、广西、湖北,甚至新疆、青海、甘肃、山西、山西、山东、北京......哪哪儿都有吃辣小能手。
所以,我们为啥会迷恋辣椒?
让我们觉得辣的,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辣椒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几千万年费尽心思进化出来的防御性武器,会被人类如此自虐型迷恋。
辣椒的辣不属于味觉或嗅觉,而是一种本能和内在的令人不适的灼热感。动物讨厌这种感觉,但我们人类却正好相反。
为啥人们如此迷恋辣椒带来的“痛并快乐”的感觉呢?其实理由还挺多的。
在吃完辣椒之后,辣椒素带来的痛感会促使我们大脑分泌内啡肽,它会让我们有一种特别爽的感觉,一直吃辣椒,内啡肽就一直分泌,然后就一直爽,不吃辣的人想体会内啡肽带来的爽感,可以参考跑完步之后那种浑身畅快的感觉。
辣椒素还会促进唾液分泌和肠道蠕动,同时扮演增味剂的角色,让一些口感一般的食物尝起来更可口。
而在一些比较湿冷的南方地区,吃完辣椒之后出一身汗,酣畅淋漓,也有火力劲儿了,这也是贵州、湖南、四川、湖北等地盛行吃辣的原因之一。
四川、湖南等人民的辣和普通人的辣,不是同一个辣
我们在吃东西时,不管它有多好吃,只要吃的多了,都会吃腻,这其实是降低了味觉细胞的敏感度。
但是辣椒不一样,它是你越吃越想吃,越吃能接受的辣度就越高,这是因为辣本来就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它是不会造成疼痛感受器关闭的。
你吃辣椒,内啡肽就分泌,你就感觉爽,然后你下顿就还会再吃。
当我们接触过辣椒带来的痛感时,我们身体就会觉得:哦,原来这种疼痛伤害不了我,还能促使内啡肽分泌爽一下,于是消极体验就变成积极体验,但日子久了,也难免无趣,于是我们又会去选择吃更辣的食物,逐渐调高刺激的强度。
另外,在一些吃辣地区或吃辣家庭,也不会刻意让孩子回避辣椒,真正做到了吃辣从娃娃抓起,很多川渝地区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要能吃辣。
所以,下次去四川吃火锅,不要跟店家讲微辣,他理解的微辣,在你这儿,可能就是冒烟儿辣了。
吃辣真正的坏处,只有这一个
很多人不敢吃辣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吃了会长痘,或者吃了会引起发炎,其实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吃辣能长痘,之所以给大家造成这样的错觉,可能是因为我们吃辣的场景里,总有大量的糖分和油脂,它们才是导致你长痘痘的罪魁祸首。
因为辣是一种痛觉,如果你嗓子本来就发炎疼痛,那吃完辣椒,就是双重疼痛,不过辣椒本身并不会引起发炎或加重炎症。
还有的人确实不能吃辣椒,吃完就腹痛、腹泻,这个其实是对辣椒的耐受性比较差,因为辣椒素会激活我们胃肠道内的TRPV1受体,它一方面会告诉大脑,产生疼痛,另一方面会让胃肠道加快蠕动,赶快把导致疼痛的物质排出去,所以就会形成腹泻。
如果是本身胃肠道就有一些疾病,那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别吃辣椒了。
辣椒吃多了,最大的坏处,就是“菊花”接受不了。因为辣椒素不会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吸收,所以基本上是原样进原样出,嘴巴感受过的疼痛刺激,在排便时,“菊花”会再感受一次,所以很多嗜辣的人,也往往会获得一个“铁菊”的称号。
想解辣,你可以这样做
辣椒素是脂溶性的物质,不溶于水,所以在你吃完辣椒辣的冒火的时候,喝水是没什么用的,这个时候来一杯牛奶,或者吃一块奶油蛋糕,是更有效的方法。
吃麻辣火锅时,选择香油蘸碟,也是这个道理,如果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吃辣水平,嘴里喝一小口香油,也能很快解放你的舌头。
最后,关于吃辣,再给您4点小建议
1.跟干辣椒相比,我更推荐你吃一些新鲜的辣椒,用来炒菜、凉拌都可以,鲜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我们平时吃的新鲜小红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达144mg/100g。
2.想吃辣椒,但又不想被狠狠辣到,可以去掉辣椒内部的胎座,也就是长满籽的那个部分,它是辣椒里最辣的部分。
3.吃辣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去挑战什么魔鬼辣、变态辣,辣是一种痛觉,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可以享受辣过之后的酣畅淋漓,但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辣椒就从“食物”变成“武器”了。
4.吃辣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高糖分、高盐分、高油脂,以免在“辣”的掩盖下,摄入大量的糖分、盐分和油脂而不自知,比如吃辣火锅的时候,就尽量别喝甜饮料了,吃麻辣香锅时,也可以叮嘱一声少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