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mengtianmengyu
今天下班接到妈妈电话,每次接电话都有点不安,因为有事情父母才会给我电话,自从孩子交给爸妈帮忙照顾,每周五晚上我必定回父母家,而我往常打电话关心父母带孩子的情况还会被父母吐槽,让我专心上班不用操心家里和孩子。说回晚上的电话,儿子放学回家玩手机游戏玩了1个半小时,吃饭只花了10分钟,又要求接着玩手机,外婆不让,于是儿子在地上撒泼打滚……
这个画面应该每个父母都遇到过吧,说不定我们小时候也这样撒泼打滚过,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生气。
小孩子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从婴儿开始饿了尿了无聊了都用哭来表达,再大点就会看大人的脸色,不断试探你的底线进而不断突破达到他的想法,儿子4岁多,懂得也多了,老母亲我不断压制着脾气苦口婆心的引导他,让他自己动手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会给你蹬鼻子上脸,要求你叫他大王,要听他的话,可惜他不是周杰伦粉丝,不然怎么会不知道那句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从娃一天天大起我的内心整天被草泥马飘过,我怎么也没想过小时候在我怀里。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对你笑的孩子,长大了如此调皮。
在家陪他一天的时候,带他出去骑车,各种车都玩了,看他喜欢跟着大孩子一起玩,我也乐得不管随孩子们自己去,过会儿去看他,就会出现他哭着告诉我哥哥们欺负他的画面,让我真是好笑又无奈,好笑的是他满心欢喜见到小朋友就要贴上去玩的小热心,无奈的是回过头受伤了要哭,我也随他去,不干涉太多,人生也是如此,谁的人生不得经历满心欢喜到伤心流泪呀!这点挫折对于长大后的他来说太小了。现在的他也要开始体会什么叫想要而不得,要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呀!
人类也是适应性很强的生物,小孩子面对爸爸妈妈是一套生存法则,面对外公外婆又是一套生存法则,完全不一样的,《正面管教》书中提到对待孩子,给孩子选择题而不是用要求和命令对待孩子,要用引导的方式管教孩子。
作为父母不能单单以孩子的玩伴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应该是多重身份,我们可以是孩子的玩伴,也可以是孩子的引导者,也是孩子有苦恼的倾听者,更是鼓励孩子的支持者,也可以作为朋友与孩子分享他的成长点滴,在原则问题时我们要坚定立场,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为什么我们小时候都是简单随意就长大了呢,其实也不是,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是受到了父母的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