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教师节过得风平浪静,以往对优秀教师的隆重表彰没有,相应的礼品没有,老师最关注的县模表彰没有,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领导在群里发了一段话,意在告知家长提倡过绿色教师节,学生不能给老师送礼物,不能给老师送鲜花,假花也不行,还要求老师把这段话发到自己的班级群。能怎么办呢?老师只能接受,我也照着领导的要求把这段话发到了班级群里。
现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教25年的我越来越不明白了。一边教育孩子感恩,一遍剥夺孩子感恩的机会。受仪式感的影响 ,每次开学前几天,老师除了提前到校备课和培训以外,还要包揽所有本该学生开学干的活:教室卫生要打扫,教室文化要布置,新书要提前放在学生课桌上,还要摆放整齐。这还不算完,还要给新书扎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所有这些你不干行不行?不太行,因为学校领导要检查,年级组内会互相比,别人都弄得焕然一新,只有你自己是一个烂摊子,你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我一向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在意所谓的仪式感,不愿意和别人卷,总是想随心所欲。回想自己小时候迫不及待想开学的兴奋心情,一直历历在目。那时候开学第一晌甚至第一天是不上课的,疯长一个假期的野草铺满校园,学生每人带一把铲子,到学校一起铲草。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没有人喊苦叫累,就是一不小心铲烂了手或者脚也是无所谓的,黄土粉末一抹伤口继续干。到放学的时候,一身土一身泥回到了家,干了一上午活,吃饭格外香。整个校园铲草工作结束,才开始领新书。新书领到手,小心翼翼,轻拿轻放,连翻书页都是没有声响的,唯恐把新书弄坏。晚上回到家,找来家里废旧的水泥袋子开始包书皮。家长忙了一天的农活,是没有精力顾及这些琐碎的,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帮忙,折腾半天,终究是能给新书穿上新衣服的。从领书到包好书皮,整个过程,心情都是美滋滋的。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经历这些?校园已经硬化,没有草可拔 ,那就不拔,不能没有苦硬吃,但是,教室的卫生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打扫?发放和领新书的激动与喜悦为什么不让学生体会?教育一再强调不能把学生当成学知识的机器,目前的情况,不是学知识的机器,那又是什么?
学生没有看到老师打扫教室的辛苦,没有看到为他们的新书一个个扎蝴蝶结的过程,他们只看到了结果,就真的体会不到老师的辛苦。这完全不是学生的错,错在谁呢?
再说今年的绿色教师节。整天不厌其烦教育学生要尊重敬仰老师,怎样敬重?当然,我并不是说老师就等着收礼物。既然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么,在这个节日里,应该用什么样的仪式来庆祝这个节日呢?
每次寒暑假开学,学校门口都是布置得花枝招展,学生流水般一晃而过,甚至都没有细细观看那些精心为他们准备的摆设,就被撤走了,花钱费事难道只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发一个公众号吗?真实的意义又在哪里?
过去有程门立雪等老师,有伟人执笔写信感师恩,今天,我们该怎样教孩子念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