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推动全球减少碳排放。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强化了大气层阻挡热量逃逸的能力,形成更强的温室效应,从而产生了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面对全球范围内开展气候行动的趋势,我国从1979年开始逐渐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同时,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需要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两方面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重要论述,人们早已耳熟能详。领导干部要通过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碳排放相关知识等,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是对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做法的坚决摒弃,是对“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果断淘汰,是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仍然整体领先,在前沿技术、高端设备、先进材料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并试图通过科技脱钩阻止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巩固现有成果和进一步实现突破,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但同时也要看到,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让我们具备了坚实的产业生态基础、较强的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人力和科技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在中央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下,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快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多点突破、系统集成,推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产业技术系统向以绿色低碳智慧能源系统为基础的新生产系统转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和改革开放史表明,拥有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通过创新驱动和绿色驱动,一定会实现“双碳”目标,成为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者,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