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一书提到过,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能够成功的人和不能够成功的人。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就是:能够成功的人往往有好的习惯,而不能成功的人却不良习惯缠身。
只要加以习惯化,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简单地说,就是“虽然我都明白,但是做不到”。
这就是为什么听过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完美诠释。
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不努力。在成功的人看来,而是因为“这些人为了失败付出了拼命的努力啊!”
能够成功的人在想到“这个很好!”的时候,会马上执行,然后将其习惯化。
而不能够成功的人即使想到“这个很好!”也不会将其习惯化,而是在度过余生时仍然继续以前的陋习。
所以经过对一些成功的人,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了其共通点。
能够成功的人具备以下3大习惯:
1.头脑灵活,积极接受一切良好事物的习惯。
2.对得失,善恶,良莠能立即做出判断的习惯。(如果将其加以习惯化,就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并获得好处)
3.马上付诸行动!
那么不能成功的人,难道没有这些习惯么?
大多数无法成功的人往往欠缺的是最后一项——马上付诸行动的习惯!
就是刚刚提到的“虽然我都明白,但是做不到”。
看到这里,忽然意识到:
或许那不仅仅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是还有自制力,自控力的问题!
想到一本书,《孩子别急着吃你的棉花糖》
就是自控力的问题。
延迟享受,你会得到额外的奖赏。
所以自控力,管好自己的人,从小就能做到。成人之后,依然如此。
书中也给出了相关医学依据,称为“生理机能分裂”。“虽然我都明白,但是做不到。”
哇咔咔!以前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心理懒惰病症,没想到是一种生理机能病症。
貌似患有此症状的人,不在少数。
从古至今,一直不缺。
君不闻“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知道是不是有基因遗传?
从古代原始部落就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生活中有辣么多的“同道中人”。
不过,按照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这样的物种,应该早该被淘汰才对。
为何到现在,还有那么多存在呢?
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也许还有得救,可以继续进化开启心智。从而产生蜕变,由失败模式切换到成功模式。不,应该是开挂模式。这才能配的上“蜕变”两个字!
不过擅长失败的人,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最擅长为“做不到”找出种种的借口!
所以,成功者看待失败者时,往往都会认为“这些人为了失败付出了拼命的努力啊”。
胸怀梦想的人,其时间总是赤字。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对于“这也想做”“那也想干”的人来说,往往他们的时间表是入不敷出的。
因为无论是谁,每天也只有24小时。
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早晨学习。
摒弃夜生活,取而代之,全面利用早晨的时间。
夜晚时间有限,但早晨时间无尽。
千万不要混淆这一点。不要认为夜晚无限,早晨有限。
合理的管理早晨是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挤出时间的唯一方法。
再次强调,能够成功的人和不能够成功的人,区别就在于——意识到“这个很好!”的时候,能否马上行动!并且(持之以恒的)将其习惯化。
每天早晨的1小时,2小时,利用晨间时光进行学习,坚持不断,也会积尘如山。
如此,1万小时将不再是遥远的传说。
“只要花1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可以这么断言。花5000小时,不,甚至是3000小时也能成为名声在外的专家。即使是花1000小时,不,甚至是500小时也能够得到众人的瞩目。”
简单的说,就是——习惯成就人生。
要想有所改变,那就先从养成一个好的小习惯开始吧。
比如说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