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哥最近更文非常少,原因一是工作非常忙,二是在研究是否要调整学习工作工具系统。
1.我的痛点
为什么?因为,今年以来,V哥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生产工具有不少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生产力。现在的痛点不少,主要是:
痛点1:学了,但没有内化
V哥的阅读量其实不小,但很多知识都没有深刻记住。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别人讲的我都知道,但没有记得非常清晰,或者没有形成论据体系,经常性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到不出的尬聊状况。
痛点2:应用工具需要整合
V哥是上班族,没有大块时间阅读,只能是碎片化。而且,喜欢电子化数据,所以是PC(办公室)+IPAD(轻移动)+手机(安卓)的多平台。基于这两个原因,V哥需要所有工具全平台化,才好使用。目前组合是:
- 学习类:
- 喜马拉雅APP:车上经常听
- kindle:上班族,带kindle阅读器使用率低,基本废了。但手机kindle APP能碎皮化阅读
- 纸书:在家随手翻读
- 网:来自网站、微信、简书等的精品文章
- 思考类:
- 幕布:目前用于整理思路,兼任简单流程规划,并兼任PPT展示。幕布这个功能好。所以也不用Xmind这类的重器了。
- 笔记类:
- 印象笔记:一是作为资料仓库,二是碎片化写文章的主力平台。但只能用富文本格式,因为IPAD端没有暂时不支持Markdown。
- 石墨笔记(团队协同)
- 任务类:
- 钉钉:各种 GTD 工具基本废弃
痛点3:知识协同生产效率太低
以上工具,目前做法是多端学习(手机听、看;读书),然后,把知识归集和生产汇集到印象笔记中,具体是:
- 利用印象笔记强大收集功能,将所有材料存到Inbox文件夹,进行粗读和精读。
- 知识生产时,因为要不同平台、同步编辑,所以,我的做法方法是在印象笔记中定制一个“作品·草稿”文件夹,里面放入近期要写的文章。这样就可以在PC\手机\IPAD端同时编辑同一篇文章,非常合适V哥实际。
但这个方案缺点也不少: - IPAD版印象笔记暂不支持Markdown,所以,不能编写Markdown格式文本。这造成多平台(简书、Primas、优享等)发布时,格式排版浪费时间
- 同时支持手机、PC多渠道上图的图床暂时没发现,造成同一篇文章多次配图,累啊
-
文章版本难控制。本来在印象笔记里面只有一个版本,但随着在不同平台发布,文字、格式、图片等都会微调,造成N多版本,无法统一管理
2.是时候重塑流程了
前几天,一直在研究一些大咖的成果,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现在着手重构中。大致思路是基于Markdown文本的管理体系:
- 解决遗忘问题——使用卡片学习法
- 用幕布进行知识卡片学习
- 解决工具问题——重新界定工具功能
- 学习端:喜马拉雅,kindle,纸书、网。这个基本不变。
- 思考类:幕布:卡片学习记录/简单流程规划/PPT展示。主要是把幕布作为知识卡片的生产工具。
- 笔记类:印象笔记(资料仓库),石墨笔记(团队协同)。把知识生产的工具,从印象笔记中挪出来,放到后面的工具中区。
- 任务类:钉钉。这个不变。
- 生产平台:解决知识生产协同问题。主要是启动MarkEditot+Bitcron+坚果的生产平台。
- MarkEditor作为PC端的Markdown编辑器。在手机上暂时用坚果Markdown,IPAD上暂时没选好,等待坚果Markdown的IPAD版。
- Bitcron是内容发布平台
- 坚果提供同步云支撑。
3.主要考虑因素
上述的方案,简单说来,就是把内容生产,从印象笔记中剥离出来,放到Markeditor和Bitron上去。
为什么采用这个平台,主要是这段话打动了我:
没有方法支撑的人,在推进任务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而采用高级方法的人,不仅能够把任务决策时的关键记录下来,还可以把过程、成果、产生的方法全部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料包。
我要把知识生产部分,全部Markdown文本化,用Bitron予以组织和驱动。
主要参考材料,有这些:
- 基于“文本”的工具系统构建原理 这篇文章,提出了基于文本的工具体系的可能性,并提供了实践验证可行的框架。
- 跟永澄老师学做知识专题 这篇文章把基本“文本”的知识管理网站架构讲得非常清晰了。按图索骥,非常简单。
- 卡片十二问 这篇文章,把知识卡片用法讲的比较通透。
这几天,V哥都在埋头调试中,有了进展,随时向大家报告。
ChangeLog
- 2019-4-12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