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前教育宣你了解多少呢?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1.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
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2. 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二.幼小衔接怎么做?
1.生活习惯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总指望老师,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①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②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③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行为习惯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①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 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
②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碰到长辈、伙伴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客人要主动打招呼。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
③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我们应该向幼儿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①良好的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
②正确的读写姿势
孩子在绘画、涂色等活动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关注宝宝的坐姿和握笔姿。
4.良好的心理准备
他们从由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因此,幼儿入小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①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
②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我们可以和上学的哥哥姐姐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 希望这些小策略对您培养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能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共育,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