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百度、微博、头条、知乎、微信······
脑袋无时无刻不在被信息充斥,从开始“学更多”变成“学什么”,信息焦虑充斥在每个人的身上。
微信的收藏夹躺着无数“好内容”没空看,手机里保存了好多微博长图,网盘里是价值百万的课程······
你似乎不停的在翻阅、存储,却始终没有自我提升。几年过去,你还是没有变成想象中那个厉害的自己。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囤积”的问题,如何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一、接受笼统信息过多,没有评判
导致看过很多依然一无所获的原因多数为:你接受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并且个人对于信息没有评判。
觉得“好”就去要,根本就不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典型缺乏目标表现。
当企业遇到经济危机时其中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将自己不赚钱的业务砍掉,专注能够出成绩的领域。有时在危机期,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更安全。
大家都希望自己成为全能型人才,结局往往很残酷。你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但新知识除了不断吞噬你的时间和学费,并没能为你创收。
在你这里这些所谓技能不是“投资品”,而是“消耗品”。
杰克韦尔奇说:“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
1997年苹果快破产的时候,请回乔布斯。
“我应该让我的朋友买哪些?”乔布斯问了个问题,没有人给出答案。
当时乔布斯给团队传递的观念是: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一样重要。难以想象在苹果距破产还有90天的时候,乔布斯通过大刀阔斧砍掉产品70%,最后只留下四款产品。通过专注重要产品,苹果从1997年的年亏损10.4亿美元,变成1998年的盈利3.09亿美元。
抛弃多就是好的观念,选择真正对你有价值的,才能真的为你所用。
二、深度缺乏,信息多导致注意力分散,好的内容反而没吸收
有段时间我学习了特别多课程,线上线下都有,还报名考一个专业证书。那阵早上5点起床,首先纠结的就是我应该先开始那一项。然后坐在书桌前两眼发愣,典型睡眠不足。
现在回想整个人都是懵的,白天上班,晚上早上补课。最后一样都没有干好。
那时候的课程其实每一样都很不错,也都是从茫茫课程当中选择的最适合的。
但真的是好的就一定要学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要明确某一个阶段自己的最佳选择,这时即使其它选择再好也没用。
如果你真的希望获得比别人更强的能力,你一定首先要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这样更多的资源才会向你靠近。
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刻意练习》,也许你已经看过。
在书里面介绍了3个建立反馈的方法:
1、第一种建立反馈的方法,称为音乐模式
钢琴如何练成大师级别呢?作为外行,一般会认为不停对着琴谱练习就可以了。
同样学习钢琴,你会发现有的人练着成了大师,有的学完几年还是只会那几首曲子。所以差别究竟是什么?
多数钢琴家都会录音,通过反复听来发现错误,纠正练习中的错误。
所谓刻意练习的音乐模式,就是把琴谱切割成一个个小段,每个段循环练习,直到完全掌握。
很多平时完全感受不到的错误,必须通过观察和反馈,不断去纠正。
2、第二种建立反馈的方法,叫做国际象棋模式
简单说就是不断和对手、该领域的高手来学习。
有哪些能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练习呢?
比如下棋,最快的学习方法就是高手陪练。棋艺提升的快慢,很多时候取决于陪练的水平。
中国有句老话叫“名师出高徒”指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3、第三种建立反馈的模式,体育模式
多指单项技能要反复练习。
比如说乒乓球,张继科可以说非常厉害了。
那么有人有资格做他的教练吗?现实是有的,不论一个运动员多厉害,旁边都需要有个教练。
教方法。
所有运动项目的背后,都有行之有效的逻辑和方法。
不是需要去找更厉害的人学习乒乓球,而是用专业的方法训练自己,借助教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自己准确的反馈,从而就行调整。
很多人说自己有多年工作经验,其实,只是他把一个工作经验用了多年。
能够做到卓越的人,必定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深度刻意练习的人。
三、学习需要功利性,用目的性加快你的学习
功利性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作学习中最紧缺的知识技能来学习。
这样有3个好处:
1、提高目标性,解决“盲目学习”导致的焦虑;
2、提升自主性,因为学一点就能用起来,有足够的外部驱动力逼你学习;
3、解决死学问题,因为你学的目的是用,不会说变成无用知识堆砌在角落。
不要再说你有多少资源了,来谈谈你掌握了多少,用这些知识创造了多少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