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表
还在妍大班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讨论制作过惯例表。
当时我们从桌上抓了一张不用的发票,就在背面头脑风暴早晨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单,并排出顺序。
然后请妍给每件事情预估时间,如果差得太多的,我就提出我的想法,差得不多的就随她去。
当时,是8点钟到校,我家离幼儿园用孩子的速度步行10分钟,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制定的出门时间为7:45。
然后根据妍预估的每项事情的时间倒推,把每件事的具体时间都标了出来。
最后我俩在A4纸上用水彩笔一起合作完成了惯例表。有她画的,标的,也有我写的,画的。
最后,妍的《开心的早晨》惯例表出炉啦!
妍把它贴在卧室门上口的墙边,方便每天早晨参照。
双人会议
进入小学,早上的时间比上幼儿园期间还要紧张,因为出门上学提前了25分钟。放学后,也不能像幼儿园一样肆意疯玩,还有作业要写,于是,时间管理和计划安排还是有必要的。
这个幼小衔接的暑假我和妍也专门进行了一些时间管理的练习。
而我学习过正面管教里面的惯例表和家庭会议都对此很有帮助。
于是趁着这天练完琴,我和妍“开会”讨论了一下早晚的时间安排,以及早餐的菜单。
大班的惯例表,我们执行了一年,所以,妍对此非常熟悉,我们的双人会议也讨论得非常高效。
还是先列出要做的事情,然后先确定出门时间,7:20出门,送弟弟给奶奶然后送姐姐上学。
其他的倒推时间,一个简单的惯例表初稿5分钟搞定。
晚间的惯例表,简单的列出大块时间,边执行边修改。3分钟搞定。
早餐一直是比较头疼的,原因是妍吃的种类不多,幼儿园有早点,但小学却没有,于是我跟她说了我的担心和期望。我说:因为小学没有早点,我担心你吃得不多的话,快到中午的时候饿着听课会不舒服,所以,我希望你早餐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同时品种也多一点。我问妍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讨论制定早餐清单。
最后,7分钟搞定了我们的早餐清单。
在这两天的执行过程中,发现大块内容需要再细化,还要加上睡前牛奶的时间等等……
于是趁着这天妍肚子疼早回来的下午,我们讨论了一下。更新了晚间的惯例表,说到钢琴时间,妍说10分钟就够了。我说,钢琴时间10分钟够么?我记得你前几次练习基本都在15-20分钟,妍说,先这样,如果不合适我们再调整嘛。好吧,就这么办。
我问她是想画出来,还是用电脑制作成表格打印出来,妍选择电脑和打印。
妍问,妈妈,可以你教我,我来打么?我说当然可以。
因为是拼音输入,键盘上的大写字母和拼音的小写她对不上号,于是妍让我在纸上把每个键盘的小写都写出来。拼音也很久没用了,她让我把部分声韵母用她背我写的方式一并写在纸上。
于是,用了差不多40分钟,妍终于把早晨和晚上的惯例表打好了,妍还特别选了三张彩色的纸来打印。
麻麻说
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没有时间观念,往往是因为他不知道做那件事需要多长时间,那么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感觉。同样的10分钟,看动画片时觉得过得很快,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却过得很慢。
培养时间观念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时候在游乐场玩时约定时间回家,到大一些,用时钟的长针做时间约定,到再大一些,作业、练琴用计时器都可以让孩子对时间有认知。
而制作惯例表,是培养孩子有计划地生活和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和孩子一起制作,孩子参与越多,孩子才更愿意执行。
一张小小的惯例表,免去了每天的夺命连环催,免去了冲突,让我们更关注当下,关注解决问题。
她用电脑制作的那段时间,一度让我觉得有些漫长和浪费时间,可是看到孩子的耐心和输入错误时自己一遍遍地修改,还会偶尔自己找乐子,故意将冒号或者数字按好长时间,输入多个然后哈哈大笑,我欣慰了不少。孩子乐在其中,而且既有收获又有成就感,何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呢?
果然,打印出来后,妍特别满足。
而我这个完美控妈妈,也忍住了修改打错的标点、半全角的冲动,将孩子的成果原封不动的打印出来。
孩子也是小小的个体,她和我们一样同样拥有被尊重的权利。当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和讨论,孩子才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思考。
孩子,是自己人生的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