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像寺水街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毗邻铁像寺,依肖家河绵延贯穿。铁像寺水街是铁像寺、铁像寺水街二合一的成都新名片。铁像寺水街牌坊的右侧,就是红墙黛瓦,绿叶红花的铁像寺。牌坊是古代为科举成名、节孝守德、市街标志等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铁像寺水街牌坊以四川尧坝清嘉庆十五年的进士牌坊为原型,于街区中部入口打造的高宽10米的三间四柱三楼式石牌坊,气势雄伟,雕刻精美。铁像寺的山门正对大街,前面一个金碧辉煌的照壁,照壁下是半圆型的小型莲花池。照壁上的汉字,用的却是藏传佛教的装饰。山门匾额上的铁像寺三字是赵朴初所题,两边楹联:“像法重辉圣尼寺,律传远绍铁萨罗。“从楹联得知这是一座尼众寺院,山门两边各盘踞一尊石狮。进入寺庙,可免费烧香拜佛。《华阳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十八年,掘地得铁铸释迦牟尼佛像,因建寺供奉,以铁像名寺。开寺至今,来寺闻法修慧朝拜的信众盛多,听闻正法,净化心灵。历史上,铁像寺历经磨难,但全寺僧尼在能海上师、隆莲法师等的住持下,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古德,福慧农禅双修。以实际教义广度群迷,宏大佛光。1984年,铁像寺在寺内开办四川尼众佛学院,全国招生,后因场地狭小迁址彭州,在铁像寺这片土地上润育的无数株菩提善苗在各地茁壮成长,普度众生。铁像寺规制并不大,但古朴幽静。山门内左右是汉地寺庙传统的钟鼓楼,钟鼓楼后各有一棵大树,繁茂苍翠。正中是观音殿,殿内供奉着一尊罩在玻璃罩里的木雕观音像。供桌前摆满了鲜花,檀香轻烟缭绕。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并不是想让众生向菩萨们祷告或供奉,然后帮助大家解除痛苦获得幸福。释迦牟尼只是参破了生老病死苦、因果轮回不虚、色声香味触法皆空的规律,希望众生由迷转悟立地成佛。而我等凡夫愚妇烧香拜佛却总希望远离痛苦,贪求无度,甚是荒谬。观音殿后面是大雄宝殿,保存了繁复的窗花,供奉的主尊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分别是是藏传佛教的文殊菩萨像和弥勒菩萨像,不仅文殊、弥勒的形像与汉地相异,这种排列也是汉传佛教寺庙所没有的。大雄宝殿后是大觉堂,供奉着汉化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类似乡间小庙里的造像,亲切可爱。大觉堂一侧还有观音阁,观音阁旁种有枇杷树、三角梅和建有一条葡萄走廊,走廊的尽头是师父们隐居的住所。大觉堂往右拐会经过一排瓦房,是半开放的厨房和香客们用斋的地方。过了瓦房,是一座气派的大殿,里面供奉着金身的宗喀巴大师塑像,据说铁像寺的尼师们现在传承的正是宗喀巴大师的法流。宗喀巴大师的大殿有一个宽大的廊檐,从这头望过去,会看见墙边的荒地。地里一边杂草丛生,另一边蔬菜长得青野。阳光下,一个寺里的师父正在劳作。她十分专注,身后一墙之外,是高新区无数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包围着的这个长着杂草、闲花,种着蔬菜等农作物的寺院。无关铁像寺的过往,也无关它的未来何去何从,任墙外红尘滚滚,名利翻腾,这一刻,劳作的师父、寺庙和香客痴然而立。有一众香客在咨询佛学院的事情,一位尼师在轻声细语解答。那一口纯正的成都腔调仿佛是《供养偈》的词句穿越而来,是古人带给今人的佛报,让人在身心庄重之下,感恩佛的慈悲。佛在何处?在流年里等待花开,处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养心性,即可见佛。铁像寺红墙外的铁像寺水街则是另外一个真实的世俗世界,水文化被佛文化感染,在灵动中充满了智慧。不慢待古蜀风的文化之脉,不辜负新天府的时代气象。不同于太古里的奢华,也不同于宽窄巷子的喧嚣,铁像寺水街是时尚宁静的。水街街区依肖家河而建,别具风格地集大成了高升桥、洗面桥、通锦桥、驷马桥、万福桥、万里桥这些饱含成都历史典故的地名。高升桥是水街北端首座石拱桥,大约清康熙1691年建,高升,寓意年年登高,步步高升之意,象征高新区之未来。洗面桥为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在桥头令将士以河水洗面,有怀古励今之意。通锦桥以蜀锦闻名,展示成都通向锦绣繁华之路。水街最末端的回澜塔,借邛崃回澜塔之形,取“回水安澜”之意,为七级六边型砖塔,通高20米,与北面天府国际社区教堂的钟楼遥相辉应,寓示成都的国际化步伐。水街两岸,众多艺术类、美食类、闲适类商业纷纷入驻。街巷空间中散布着既有传统蜀风古韵,又颇具设计感的新中式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奏、国际元素与成都特色在这里完美交汇融合。作为成都历史文化符号的茶馆、茶铺也散落其间,透着闲适、从容和富足,默默传递着何事慌张,余生很长的达观人生信条。
望禅铁像寺,乐水新天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