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呈写作】210318你允许孩子脆弱吗

晨起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让我沉默了半个小时。

一位知名育儿博主在美国读书的儿子自杀了,年仅20岁。

文章对这对父子的生活有着详细地记载,认为这个儿子简直是“完美孩子”,对于这位父亲也有很高的评价,我从他给儿子最后的告别信中看出他对儿子满满的尊重和爱。


事情很快发酵,很多公众号对此转发,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猜测和评论。

逝者安息,生者不易。我不想评论,只想聊聊我看完文章后的感受与自省。


️你对孩子要求高吗?

我或许是个对孩子要求高的妈妈。

别的不说,从孩子周一到周六满满的课程中可以看出。

在娃儿度过了两年每天晚上在家里晃来晃去的日子后,

今年3月份开始,我给她排了满满的课程,有纯粹的兴趣班,如绘画、声乐,有的是运动课,有她擅长且喜爱的钢琴课,也有则是幼小衔接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对我来说最是无聊,孩子倒是感觉还好,门门课回来都开开心心。

我的纠结点在于,怕孩子累。放学接出,吃饭,上课, 课后回家,晃一会就要去洗漱、准备9点上床亲子阅读及睡觉。

周一到周六,每天如此。

这到底算是安排紧凑,孩子过分苛求?

我不知道,我尽可能地陪她上课、完成课后作业及练习,我看着她快乐的笑容,每天和她确认有什么有趣的事。而她也总是懂事地跟我说很开心。

我们周一到周六学习,周日全天不排课,带她去户外活动,去野外疯。

本来我对这样充实的、高效陪伴的夜晚颇有几分满意,感觉作息变好、学习习惯也在培养,但现在又有几分不确定。

我是不是应该想方设法再减少一两门课程、增加些娃儿玩乐的时间?

面对如此乖、如此懂事的她,

怎样才能知道娃儿是真享受、还是有点累呢?


至少,我明白,我是该更宽和些。

玩乐是天性,只要她想和小朋友玩,周日我不出差我就尽可能满足她,带她出去疯。

周中,也尽量给安排安排。

其他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 我陪着她。我看书,她学习;我工作,她学习,我学习,她学习。

我想身体力行地让她明白,学习不是我逼她,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她不学也可以。但是如果她能在其中找到快乐,那就更好了。


小朋友几岁立志好?

我已经和女儿讨论过未来想做的事。围绕着她想要的,陪她一起去锻炼相应地能力。

聚焦,放松,聚焦,放松……能不能每天老是紧紧紧紧紧,只给周末一天松。

对吧。生活每天都该有所平衡。

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帮她理解自己为什么要上这些课、做这些作业、锻炼这些能力,

再陪她充分快乐地玩耍。

每天都努力,有来自于自己的满足感、充实感,

也有玩耍的快乐和小确幸小温存。

这样就挺好,对吧?

每天早睡早起,有充足睡眠。

有好的聚焦习惯,无论是读书还是玩乐都能专心。

真正明白延迟满足的意义。每天的期待也能得到些许满足和释放。

周一到周六把该做的事做完,周末再约上朋友大玩特玩一天。

这样一定就比现在更加好了,对吧???


就这么办!先调整,一边走一边看。


️你允许孩子因失败、挫折而发怒、脆弱吗?

这点我自己以前做得很差。

但我这一年已经在调整、改变。

答案是,当然。

这是她的自然情绪呀!

我接受她的一切,爱她的一切。

我愿意帮助她换个角度理解事情,乐观看待,同时发发脾气、甚至骂两句也是可以的。

只要不要伤害自己和别人。

别的都是允许的。

观察孩子,不单单是她在我面前的样子。

还有她在其他不同地照看者面前的样子。

接纳她,帮她去理解。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出表率。

我怎么面对挫折、怎么看待失败、怎么走出阴影,怎么自我沉淀,

都是我可以分享给她的宝贵财富。

无论你发怒还是脆弱,都可以,我都在,我支持你、陪伴你、接纳你、爱你。


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失败。你可以不完美。都没关系。

妈妈永远爱你。


️你允许孩子混不好回来啃老吗?

当然啦~

随时欢迎啊!

前两周和娃儿瞎聊,她让我给她买房子,以后给她和她的老公和孩子住,被我否掉了。

我今天就在回忆自己当时是怎么说的。

想不起来了,总归是让她自己买,或者和老公一起买。

然而我现在后悔自己的回答了。

我如今所做的一切努力,除了让自己越来越好外,不就是为了让娃儿变成“富二代”吗!

那,给她和她的老公孩子一套房子的安全感又怎么啦???


不过,我很有自信,如果今天思考的前面两个问题能在日常中做好的话,

以后就算给女儿十套房子她也不稀罕。


因为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就完全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和她约定,以后一起逛街。

我给她买漂亮衣服,她给我买漂亮衣服。


我们一起做一对快乐的、自食其力又相互拥抱的姐妹花。


今天娃儿说,妈妈你真是太棒了!你是100分的妈妈!

我说,谢谢宝贝儿,你是妈妈的max版,如果妈妈是100分,你就是120分或者200分。

娃儿说,那你是1000分!

我说,那你是8000000分!


哈哈哈,越说越没边了。

我们在对方眼里都是最好的。

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做一个更好的妈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