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最出风头的,是垂垂老矣的司马懿,曹系人马不够看,忠诚于曹操的老将也基本退出舞台,望朝堂上下,唯有司马太尉。
曹睿完全没有曹丕的守成之风,没有战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空耗民力,臣下怎么劝都不听。
这里有个插曲,公孙康之孙,公孙度之子,辽东公孙渊要造反。攻打曹魏绝对是个愚蠢至极的主意,毕竟是小说,这里辽东还出现了凶兆:
“近有犬戴巾帻,身披红衣,上屋作人行;又城南乡民造饭,饭甑之中,忽有一小儿蒸死于内;襄平北市中,地忽陷一穴,涌出一块肉,周围数尺,头面眼耳口鼻都具,独无手足,刀箭不能伤,不知何物。卜者占之曰:有形不成,有口无声;国家亡灭,故现其形。有此三者,皆不祥之兆也。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面对十五万辽兵,司马懿只带了四万人。他假装要绕过辽兵先锋攻打后方,实则在途中布下埋伏,一战杀得辽兵大败。辽东这些年都没怎么干过架, 哪里打得过曹魏。最终公孙渊被围在城中,城内饥荒搞得人心惶惶,而且司马懿还不允许投降。公孙渊被迫从司马懿留出了口子逃窜,却被大军所围,连带他的儿子等七十多人被砍了头。
班师回朝后,曹睿因为瞎搞,自己也病重不起。这短命鬼死前将司马懿视为托孤重臣,不过倒也还有点脑子,让曹系人马,曹真之子曹爽当大将军,可惜曹爽完全不是司马懿对手。这就是活得久的好处,不需要干什么,忽然就天下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