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爱很爱琼瑶阿姨的戏,也算是看着这些剧长大的一代人。从《青青河边草》到《梅花三弄》,从《还珠格格》到《情深深雨濛濛》,再到如今的《新还珠格格》,每一部戏都带给我太多痴迷和唯美的记忆。
得知新版《还珠格格》开播的消息,朋友们纷纷打来了电话,因为我在大家眼中不仅是不折不扣的“还珠迷”,而简直有点“成魔”的味道了。98版还珠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多少遍,只是对紫薇和尔康的每一句台词烂熟于心,只是清楚地了解主角们说到哪个字的时候会响起背景音乐,只是能把那些经典的桥段绘声绘色地还原出来。在北京读书的两年里,温习《还珠格格》几乎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周围的人得知我有这个“嗜好”后都感觉很无语,仿佛我是一个行为乖张的怪物,可是他们怎能洞悉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怀?或许《还珠》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段逝去了的时光,但对于我的意义却不能用三言两语来概括。它如同我心口的一粒朱砂痣,触碰之下,有三分欣喜三分惆怅以及三分追忆。
晴儿听了尔康转述的紫薇对自己的评价,感动得几乎落泪,“她像埋在冰山下的火种,外表清冷孤傲,但内心热血奔腾”。晴儿说紫薇了解她,是她的知己,她不想破坏这份美好的关系,要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与紫薇和尔康一起赏雪、看月亮。多么诗情画意啊!这是戏里没有拍出,憧憬当中最美的一幅画面。然而,这种美恐怕是遗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的,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我并不奢望现实当中能够拥有这般完满的幸福,只希望在韶华未逝的时候,仍能欣赏一部与“还珠”相媲美的琼瑶戏。
梦想竟然成真,琼瑶阿姨宝刀未老,再次出山了。但是这次打造的并不是新的神话,而是改编原著,旧瓶装新酒,推出了新版还珠。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千头万绪,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一方面我心痛“还珠”这方神圣的净土即将被“侵犯”,一方面也担心新版一出会遭到无数人的“拍砖”。曾经沧海难为水,对于这部新剧,我的“围观”心理远远多于期待。因为98版的《还珠格格》早已让紫薇、尔康、小燕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不管那些新人们如何卖力,首先在观众的情感上他们已经输得一文不名了。
刚开播那会儿,我没有看,只是留意着网友们的评论。大家言语犀利、尖刻,丝毫不亚于当年的鲁迅先生。这一刻,我才真实地体会到“人言可畏”这四字的分量。我猜想大家一定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新剧,而不是观看;或者把老版新版做着机械的对比,而没有真正融入到剧情中去。一开始的我也是这种状态,盲目而肤浅地把几位主演评头论足一番,不知欣赏只是一味责难。直到漫不经心地看到紫薇尔康坠崖的一幕,我才被逐渐带入戏里,甚至找回了曾经年少时看还珠的心情。
无疑,我再次被感动了、震撼了。原本我已经到了一个不那么容易被感染和同化的年龄,但没想到自己竟会再度“沦陷”,难道这意味着我依然有一颗年少轻狂的心吗?李清照有一句词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想这大概是新旧还珠反响落差之大最真实的隐喻。事实上,戏还是那部戏,故事也是原来的故事,不同的只是赏剧的人。80后已然不再年轻,90后堂而皇之地登场,正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的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光就像轰隆隆的火车,一如既往地朝前驶去,留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铅色铁轨。这正是时光打磨过的痕迹,那样冰冷沉重,令人无从回忆。火车奔向的是未知,而我们这代人渐渐逼近时间的真相。是的,长大了。长大就不会有辞不达意的困境,却多了几分言不由衷的无奈;长大了可以打扮得美美的去赴一个又一个约会,却再也找不到心心念念喜欢一个男孩子的滋味。长大,是蜕变,不知何时才能还原一颗蒙尘的玲珑心。美好的心情似乎很久没有在我生活中驻足了,曾经的童话也变得那么遥不可及。就让我把灰白的心放在七彩的颜料里漂洗吧,期盼有朝一日它能再次斑斓起来。
话说回来,新版还珠最显著的特点是现代气息太浓,而古典韵味又稍嫌单薄。可能琼瑶阿姨在改编的过程中有意迎合90后的接受心理,融入了大量的时尚元素,让新版看起来摩登了不少。类似“秘密基地”、“放水”等现代词汇层出不穷,它们与洋文交相辉映,成功营造出了一种亦中亦西的热闹氛围。尽管如此,我仍然隐隐感觉到一丝失落,我心目中的还珠应该更沉潜一些,远没有如今的招摇。
至于几大主演的表现,我依旧认可。尤其是尔康和紫薇的扮演者,他们演绎出了那股“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荡气回肠。珠玉在前,他们的诠释自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我们观众实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了。假如大家都能摘下有色眼镜,平复情绪,以一颗平和包容的心去欣赏新版还珠,那么人人都能收获快乐,并会将这种欢笑传递下去的。
我也很想对这帮新人们说一句,不用害怕被质疑,因为无论是谁出演都要面对这些责难。哪怕是当年红极一时的老版还珠,几位主演还不是遭到了观众“残忍”的比较,正所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最后,我之所以把这段文字命名为《还君明珠双泪垂》是因为在为新版还珠做了诸多辩白之后,我发现有一点是自己无法释怀的。剧中,紫薇责怪小燕子背诵《古从军行》东拉西扯时破口而出“说不定她当格格当出瘾来了,根本不想真相大白”,以及紫薇面对晴儿的规劝,按耐不住误会而把身世之谜和盘托出,这两处情节都明显有悖角色初衷。不知道琼瑶阿姨是想打破原著另辟蹊径,还是单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倘若是后者,恐怕我的心情只能不恰当地引用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了,因为如此一来格格的故事不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