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为什么要我来相信呢』
爸爸曾经跟我说过,有些我做的决定,其实他并不赞同,也并不愿意看我去撞南墙。但,他却并没有强劲反对,除了看法和可提的意见之外,就是默默关注。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但凡大的决定,你都会做好设想和计划,对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所预估,对决定之后的未来也有所展望,可能不全面,不合实际,甚至有些天真幼稚,但 却让我不忍心去打破你所相信的一切。
我想,爸爸没有说出口的,是他的失眠与担心吧。
但,我所设想并相信着的那些事,竟然有如此威力。可能是因为,我那么那么想去做,就会为自己负责,成了败了都做好了准备,父母也就不会担心我受了挫 想不开之类的吧。
那么,不能光你自己说,还要让别人相信;而要让别人相信,最好的示例就是 你自己深信不疑。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找到了事实依据,有条有理的做出了计划,并看得到未来一步步的实现步骤,那么我想,倾听的那个人,都可能愿意去相信你的判断。
有些父母们质疑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我真的觉得一部分原因在于 他们担心 时间 金钱 精力的投入后,如果真的换来了失败,作为曾经信心满满的你,究竟能不能扛得住。
当然,也会有别的很多因素,也当然,总有他们不会同意的决定,但那些,都抵消不了 彼此相信的作用。
『那么同理,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要我怎么再去相信你?』
你饭吃不到嘴里,要我怎么相信你会照顾好自己?你告诉我乐扣这个牌子的水杯好,可你家居全是特百惠,要我怎么相信乐扣的好?你告诉我这只股票能一路飘红,可你自己有钱也不买,要我怎么相信你说的是对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偏向于去相信那些 做过了自己想做的事的人。
做出国留学咨询的,那你出过国没有?
负责银行投资理财的,那这款投资产品你买过没有?
卖减肥产品的,那你吃过 减下来了没有?
甚至开零食店的,这里每一款商品 你都尝过了没有?
其实,这些都很好理解,因为,这是本能,大脑是抗拒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
但,你若是给我教了吃螃蟹的方法,或者 给我看了你要吃螃蟹的准备工作,或者 你直播了吃螃蟹的过程,再或者 你分享了吃螃蟹后的各种感受,那么,我是愿意去吃螃蟹的,或者,我愿意相信 螃蟹这个东西,是可以吃的。
而且,这种相信能量,还可以几何倍数的扩张。
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一个世界。
不要光说,要给我理由
不要光只有理由,要给我计划或目的
不要光只有计划目的,要给我步骤或展望
不要光只有步骤展望,最重要要有说服我的执行力
于是,我相信你
成 或 败,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