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拥立谁呢?总不能自己上吧!
关于这个问题,里克和丕郑在动手之前就有过初步讨论。
当时,丕郑提议可以拥立一位根基薄弱的公子。这样,里克作为老大就能一手遮天,全程掌控晋国了。
里克一听丕郑有这种想法,大吃一惊,连忙劝阻他赶紧打消这种危险的念头。
试想大家(三公子的拥护者)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杀掉奚齐和卓子,如果不拥立公子重耳或夷吾,而拥立其他公子,其他人岂肯善罢甘休,到时候指不定又会出什么乱子。
人若贪心,祸必及身!
丕郑自知失言,连忙保证以后再也不胡说八道了。
所以说,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下任国君必在公子重耳和夷吾之间产生。这也是众望所归,符合大多数国人期望的。
那么,在重耳和夷吾之间,谁又是他们的第一人选呢?两人总不可能同时成为国君。
答案是重耳。
重耳之所以能够胜出,原因大概有两个:
1、 重耳比夷吾年长,按照当时的年龄法则,排队次序来讲,应该先轮到重耳;
2、 从后面的故事发展来看,重耳的人品应该明显高于夷吾。
这两个原因使许多原先太子申生的拥护者都倒向了重耳一边,里克和丕郑也不例外,他们也选择了重耳作为第一人选。
当搞定骊姬一派之后,他们立刻派人去狄国通知重耳,请他赶紧回国即位。
机会终于来了!
重耳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找来舅舅狐偃商量:咱回不回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狐偃的意见竟是:不回。
为什么不回呢?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回去,总得有个说法吧!
狐偃的意见出人意料,他的理由更是吊诡,他说:公子不能趁乱或是丧父的时候夺取君位,否则即使成功了,也将难以面临国人,难以治理国家,这是十分危险的。
重耳听了这个理由,当时就傻了,他直接提出疑问:如果不是丧父,我代替谁为国君?如果不是混乱,谁肯接纳我回国(非丧谁代?非乱谁纳我?)?
狐偃解释说:丧事和混乱有大小之分,现在晋国的局面就属于大丧事、大混乱,所以不能回去。
其实,狐偃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有些不着边际,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真实意思还是认为现在晋国的局势不太明朗,如果现在回去,风险太大。
最终,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本来最有希望问鼎国君之位的重耳听从了狐偃的意见,推辞了里克和丕郑的回国邀请。
我曾无数次回想这个环节,是不是自己中间遗漏了什么,按说狐偃的水平应该不至于此,他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任何发现。
如果按照现有的资料和现在的眼光来审视,个人认为,重耳集团的这个决策是有失误的。
就算当时的形势复杂异常,倘若他们采取积极回国的态度,凭借重耳的素质以及他的团队能力,应对当时的形势,坐稳国君之位,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或许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已经无法真切感知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但是,这个小心谨慎的决策,让重耳失去了一次成为国君的机会,让他们这个中老年观光团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差点就再也回不了晋国。
选择大于努力。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只有有了正确的选择,你的努力才会有意义和作用,要不然一切很可能都是南辕北辙,徒劳而已。
另一方面,夷吾在国内的支持者也没闲着,他们也开始行动了。
吕甥和郤称也派出使者去梁国通知夷吾,让他赶紧想办法回国即位。同时,他们还给夷吾带去了一条建议:贿赂秦国,取得秦国人的支持;至于国内,他们两人会帮他公关游说。
吕甥,是晋侯的外甥,至于是哪一位晋侯,已经史无可考,因为他的封地在阴、吕、瑕等地,所以也称吕省、吕饴甥、阴饴甥、瑕甥等。
郤称,是郤芮的弟弟。
夷吾收到消息后,也找来自己的智囊郤芮商量对策:回还是不回呢?
郤芮给出了和狐偃不一样的意见,他坚定地提出:回!
不但口头上要答应回去,行动上也要积极主动,要不惜一切代价创造条件回去,只要能回去当上国君,别说用钱,用啥都可以。
绝对是一个一流的现实主义腹黑学高手。
于是,夷吾便按计行事,让使者给吕甥带回消息,自己将竭力谋求回国,国内就拜托他俩多帮自己捣鼓捣鼓,游说游说。
吕甥得到回信,便开始鼓动其他大夫,他假装公正地对大夫们说:国君去世,大夫不敢擅立新君,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拖久了,恐怕别的诸侯会图谋晋国;可如果直接从国外召回一位公子为君,由于大家倾向不同,可能又会出新乱子。所以,不如请秦国帮我们择立一位新君,大家觉得意下如何?
众人觉得吕甥说得很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
里克和丕郑已经收到重耳不愿回国的消息,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如今,既然大家都认可吕甥的方案,让秦国帮助晋国择立新君,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
因此,他们两人也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派梁由靡出使秦国,希望秦国能帮助晋国择立一位新国君。
那么秦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晋国人为什么会选择让他们帮忙呢?收到求助的秦国又将如何选择?这忙帮还是不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