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脸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特别是在有生之年谁不希望自己能有良人相伴,缔结一段完美的姻缘 呢?但放眼世间,一切都会回归平淡,哪会有绝对完美的伴侣的婚姻,有的不过是通过求同存异换来的相安无事。
爱情千般美好,婚姻万种不易。在我们欢欢喜喜进入到婚姻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初时的激情成分慢慢不足以再驾驭两个人的感情方向时,夫妻双方就会很自然地跳入自掘的陷阱当中,挑剔、不满、矛盾与争执接踵而来。特别是很多女人会变得喜欢说教,她们自以为通过真诚的唠叨和良药苦口的批评,有助于刺激和激励他人的改变。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磨人的碎碎念便有可能 会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反其道 而行之。或者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把强行改变他人的行为,自我标榜为“都是为你好”,究其根本,这种以我意识为转移的改变往往不是出于真正的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需要他们变成这样的人,这是自己所需要和喜欢的。但这种伎俩之所以不会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改变,双方之间的互动模式还是原来的样子,而且又添加了一层强迫,对方必然无法接受,也不愿改变。
要想打破僵局,只胡首先改变自己,进而原谅的接纳不完美的伴侣。好的婚姻是夫妻之间彼此滋养一起成长,而不是其中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以获取所谓的尊严,更不是掏空自己供养对方。韦恩•戴尔博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你所看到的失望也会改变。”所以婚姻中改变自己,接纳对方才是上策之选。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以及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这是在长年累月的生活的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是渗入到骨髓深处的个人风格,而不是橡皮泥,可以随着意愿去任意改变。要想和另一半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不是冷眼旁观,站在他的对立面,而是要学着法和这些不完美和谐相处,学会理解 的包容,甚至欣赏对方不完美之处。
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选择终身伴侣都是因为爱他/她,所以才要在一起,而不是因为爱他/她没有缺点和不足,才和他/她在一起,感情最和谐的状态莫过于:你的优点我都喜欢,你的缺点我都接受。
道理易懂,做到很难。很多人在面对爱情与婚姻时,总会陷入自己的完美想象中,一心希望未来或现在的爱情与婚姻,可以按照自己心中的预想去进行,宗主的伴侣是对另一半的全情期望,也正是因为这样自我设定的完美,才会让人们在面对一段真实的感情时心理出现万丈落差,很容易身心都精疲力竭。由于自我意识的作崇,使人们总在一厢情愿地期待着对方可以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但如果所有一切如你所愿,都在沿着预先设定和认可的轨迹行进,没有丝毫出入,真的就是完美吗?相信接下来,你会开始抱怨,没有摩擦、没有争论的生活是多么无趣与乏味,一眼望去就能看到人生的终点在何方,其实是另一种极端的悲哀。爱情与婚姻中的“完美”与“不完美”,仿佛因此而成为一个无法化解的悖论。
爱情与婚姻不是去爱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去接受一个不完美的人。人生漫漫,我们在经历了刚结婚时的你侬我侬,三年后的你冷我远,五年后的你怨我憎,七年后的你痒我忧。。。多年后,我们逐渐明白,世上本无完美可言,在挑剔对方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我是否十全十美,如果不是,又何必强求对方。学会和自己讲和,接纳不完美的伴侣。在婚姻妥协不是认输,而是认清生活本原后形成的智慧和大度;原谅不是懦弱,而是读懂生活内涵后表现出的豁达与慈悲。
人生就是这样,携手一生,记忆最深处所珍藏的往往是点点滴滴的不完美,最后凝聚成我们心中的完美。世界上有那么多更好的人,但选择与你在一起后,我的眼中便看不到别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另一半,但正是这样不完美的我们,才拼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成就一段你我眼中的完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