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 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一泰戈尔
人生之中,磨难不可缺,懦弱者会知难而退,而真正的强者却选择在苦难中求生,寻得活路。阅读余华《活着》,能获得巨大力量。
一、人生在世,学会珍惜
《活着》这本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出生富裕,自小衣食无忧,造就了福贵顽劣的性格。小时候,私塾先生要求他背诵《千字文》,他张口第一句:"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私塾先生气到不行,对福贵父亲说:"你家娃长大了准是个二流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私塾先生预料的果然不错。成年后的福贵非但不懂得收敛,反而更加狂妄,他认为家里的财产是败不完的。
福贵迷恋赌博,然而人生十赌九输,因为赌博是条不归路,他沉迷赌场,用了半年时间,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全部败光了,人生也彻底由富转贫。
人生在世,要学会珍惜。握在手里的财富是不可能长久的,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敛财,财富才会长久,才不会似福贵一般败光家产。
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感到绝望的人。当人感到绝望时,即便有机会逃离,也未必能挣脱出绝望的牢笼。当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时,即便是身处艰难险境,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从《活着》故事中可知,福贵败光了家产,开始了艰难的人生。他败光家产后,父亲因急火攻心而离开人世,岳父也将女儿接回娘家。这一切变故来得太突然,福贵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
福贵不仅失去了财富,也失去了父亲,但却让他找到了一点人性,他决心出去做点事情养活一家人。思来想去,他决定去找龙二,龙二租给了福贵五亩田。
福贵从地主摇身一变成了农民,每日辛苦种田,解决温饱。虽然日子又苦又累,福贵却感觉到了踏实,他开始接受这种如普通人般种田种菜的生活,也努力将生活过好,不会越来越差。
他每天勤勤恳恳耕田种地,盼望着老婆和儿子早日回家。好在福贵娶了个好老婆,她没有自己留在县城享福,带着孩子回到了福贵身旁。老婆和孩子回来了,家也就完整了。日子虽苦,可一家人相守在一起,总归是幸福的。
但是幸运之神并没有因此眷顾福贵,一天,福贵跑到城里请大夫给他娘看病,半路却被宪兵队抓去了充兵,被带上了战场,在枪林弹雨中,生命随时有可能逝去。
他打仗数年,无数次从死人堆里拣回性命,终于回到了家。家人是每次在生死关头支撑他活下来的力量。福贵说,只要对人生还抱有希望,就绝不会陷入绝望之中,就会绝处逢生。
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希望。只要有一口气在,凡事都有希望,失去了生命,才是真正失去了所有。
三、命运无常,坦然面对
福贵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了,女儿因小时候发过一次高烧烧坏了身体,再也不能开口说话,福贵心里有苦难言,阔别多年,没想到家里竟是如此光景,但好在一家人也团圆了。
在那个穷苦年代,谁都不敢生病。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家珍得了"软骨病",这种病极其罕见,发展的很快,不久后家珍病到连针都拿不起来,只能在床上躺着。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盼着有庆早点小学毕业,回家种地。
悲剧却再次降临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当时县长的夫人因难产急需输血,善良的有庆去献血,没想到血被硬生生抽干了,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惨死。那几年,福贵的生命中充斥着生命的逝去与离开,每隔几年,就有一位亲人离开他。
有庆死了,家珍心痛也病故了。唯一的女儿凤霞身体不好,好不容易说媒嫁给了一个好人,却死于产后大出血,最后,连福贵的外孙也因为吃豆子撑死了。
亲人一个个离去,福贵被苦难压的抬不起头,每一桩事于普通人而言都是重击了,每次都感觉他要倒下了,可他都挺了过来。他学着同生活和解,学着坚忍,哪怕历经生死,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生活艰难,福贵始终没有放弃生命。而是选择接受生活,坦然面对。
谁也猜不到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临。命运总是琢磨不透的,人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测未来。但不论发生什么,生活总是要过下去。其实对于生命,最该笑脸相迎,若经历风吹雨打,始终保持微笑,坦然面对。
从《活着》里要知道的三个人生哲理,其实就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懂得珍惜,活着就好,坦然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