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过杀小鸡的游戏,捉到一只鸡,把头握进小鸡自己的翅膀下面,营造一种黑暗的状态,然后把它放到地上,一边用一只手安抚着,一边另外一只手做出用到砍地的姿势,而且同时嘴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杀鸡了之类的言辞.....,小鸡就乖乖的在地上做出死的迹象,躺在地上不起来,大概能够持续有几分钟。
后来看到一本书上,有这个小时候游戏的再述,得知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叫着”小鸡假死“实验,说的是一只小鸡在假死的时候大概有5分钟;两只小鸡一起假死,在此过程中一只小鸡中途人为的复活,另外一只小鸡假死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而如果把这只假死的小鸡放到一面镜子前进行这个实验,这只小鸡假死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这个小鸡假死实验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环境对于动物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延伸到一个人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说法,而生物学中有“基因型+环境=表现型”的道理在小鸡假死实验中也得到印证。
这个实验不禁使我想起了孩子的成长教育,现在很多育儿书籍都在阐述,要想孩子优秀,父母必须优秀,父母要想优秀,父母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父母,家庭中要有学习型家庭的文化,这样孩子就无形中在一种积极的环境中成长。加入007,成为一个合格的007er,对于自身、家庭的成长环境构建都大有裨益。赋予写作的另外一层意义也就更有信心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