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尽早告诉孩子学会拒绝,生活才能过得不纠结

今天接孩子放学,她从书包里拿出两个发夹,很开心地跟我说这是老师奖励她一个人的,其他小朋友没有的。

我对她表示肯定,这么棒能得到老师的奖励。

路上碰到她同学,迎面就问她能不能分她一个夹子,看着孩子有点不情愿的表情,最终还是被她同学说服拿走了一个。

事后我问她是否愿意分享的,得到的答案是。我语重心长地跟她说,如果你不愿意也可以不分享的,不知是否听进去了。

回想起每当她不敢拒绝小朋友时,我在反思不知道哪里出错了。

直到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孩子不懂得拒绝的背后肯定有位比较强势的父母。

文章是这么建议的:

1. 父母要做好“拒绝”的榜样。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集,隔壁新搬来一家邻居,这家人特别爱向刘梅家借东西,而且有借无还。

妈妈刘梅有苦难言,想出各种办法躲避这家人,但就是说不出明确的拒绝。最后女儿夏雪站出来,直截了当地说不借。

刘梅和夏东海用惊讶的眼神看夏雪,“你是怎么说出这个‘不’字,而且不需要理由。”

夏雪却说:“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利拒绝别人。”

我们在说孩子不懂拒绝的时候,其实大人们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好榜样。

“老好人”的性格是会“遗传”的。我们碍于面子,答应别人诸多不合理的请求,这种处理态度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慢慢以为隐忍是正确的方式。

2.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保护孩子的表达欲。

没主见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动摇内心真实的想法。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勇敢地表达感受:

第一,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自由,给孩子创造“做主”的机会。

比如衣服穿什么、文具买什么、看哪本书,多让孩子自己决定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坦诚地表露自我。

第二,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对一件事的判断和感受,不要第一时间去否定,而是尊重,在这种氛围长大的孩子,会时刻感受到自己想法的重要性。

有主见的孩子才不会盲从。

3. 教孩子正确的拒绝别人正确的拒绝方式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真诚地表示歉意;

第二步,说出原因或提出其他建议。

比如同学在孩子复习的时候找他玩,可以教他说:“对不起,我要为复习准备,我们下次再约可以吗?”

要让孩子知道,这种不失礼貌的拒绝,并不会伤害对方。

拒绝是每个人的自由,这不是自私冷漠,而是一种权利。

学会对别人说“不”,也能坦然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是健康的社交关系里最重要的规则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