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长大以后和父母不亲了?这3大真相,你一定要尽早知道……
养育孩子,最令父母感到无奈的是:“我的孩子跟我不亲”。
我们崇尚的家庭文化总是强调“父慈子孝”,孩子身上的这种“冷淡”无疑让我们难以接受。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变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形成的结果。
在孩子的童年里,即使父母不是故意,有一些行为、言语却在无意中确实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
童年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关键时期,当你错过了孩子童年的这些时间,即便是你的孩子,他也很难和你亲近的起来。
01
孩子长大和我们不亲是因为我们错过了最重要的陪伴时光。
实际上,0到6岁,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父母亲有着天然的依恋,这个时期,肌肤的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就是从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信任与安全感的。 有了这种爱的感受,这种信任,安全感,他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爱的能力。
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得已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等到孩子长大,亲密关系建立的时间已经错过,孩子很期待能和父母在一起,却很难再能和父母亲热。
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谈及个体发展时提到:“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的情感发展,构成了人类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
所以,孩子越是小,反而越是需要父母花时间和心思去陪伴他。哪怕因为生活,爸爸妈妈无法自己带孩子,但也要尽最大努力,提高陪伴的质量,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让高质量的陪伴成为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当孩子黏着你、离不开你的时候, 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早期依恋,这样才能建立起亲子之间早期的亲密感。
02
孩子长大和我们不亲是因为我们总是无视孩子的痛苦。
有时候,父母太把孩子当孩子了,很少真正地重视他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孩子和父母需要平等的对话,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大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由于他们正处于情绪和精神格外脆弱的时期,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很难消解的内心复杂的情绪,当这些不好的情绪无法释放,存在于他们小脑瓜里,久而久之,积压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就会在一瞬间爆发。
在童年早期,他们会毫无保留地表达这些情绪,然而因为不被父母理解,或者总是被否定,孩子渐渐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内心的门对父母关闭,不再愿意同父母诉说。
为什么很多孩子宁愿在网络上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也不愿意对父母说?
就是因为孩子知道:大人总是会轻视他的痛苦,总是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认为他的感受不重要,更不会理解他的喜好。
大人要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懂得换位思考,尊重每个人,了解每个人都有情绪的事实。
03
孩子长大和我们不亲是因为一张“刀子嘴”掩藏了所有的爱。
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我们常常把这称为“血浓于水”。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亲疏,并不完全由血缘关系决定,它也需要认真经营。很多孩子跟父母不亲,不是没有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感受不到。
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而且皆是暗伤,刻在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浇灭了孩子对父母亲近的所有热情。
电视上看到,有个11岁的男孩沉迷电子产品,不愿和妈妈交流。
妈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时说道: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儿子想跟我说什么话时,我总对他说:“你别说了,行了你就听我的。” 当父母用最简单粗暴的语言去回应孩子,实际上就是在把孩子推得更远。
童年里,孩子与父母这种糟糕的沟通模式,直接导致成年后的亲子关系逐渐冷漠。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所谓软舌无骨,却能碎心,就是这个道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段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具备“好好说话”的能力。
珍惜孩子短暂的童年时光,时光过去了就错过了,没时间也要高质量的陪伴。
不要无视孩子的痛苦,你觉得很小的事情对他也许是天大的事情。
注意沟通的方式,不要在无意间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让孩子因此关闭了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