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我们一起迎来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天——冬至。
冬至的庆典活动分两天,周四晚上包饺子、看偶戏、走深冬花园,周六上午进行集市活动。
我要提前去准备偶戏,不能照顾他们。所以那个周四上午我给他们提了一些要求,包饺子时听廷廷老师和Ann老师安排,去对面新校区的活动需要安静、如果别人说话有老师管、不要站起来(会挡住后面的人),午休之后又问了一下,主要是问两个大孩子,他们都记住了。其实当孩子真的沉浸在故事里时,他们是非常专注、非常安静的。
深冬花园时,先是五年级,然后是幼儿园,接着是其他孩子。伴着五年级哥哥的古琴声,我看到每一个小孩子认真地跟着天使走进去,点燃他的苹果蜡烛,然后再走出来,把苹果蜡烛放好,完成他的螺旋,包括最小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就象歌里唱的“寒冷的冬天,温暖在心间。黑暗终将过去,光明不遥远。点燃心的深处,小小的火焰。伴着星光点点,光明走向前。”
晨圈:
上个月的手指谣带入了《小矮人鞋匠》,本月的晨圈利用了这个完整的故事,根据小英老师的故事蓝本,我把里面的韵律部分编成歌曲唱出来。这个圈里有更多的蹲下、站起、走、跑、跳等大运动动作,希望在户外活动不足的冬天带给孩子更多的运动。
结束后用一首《宝宝睡》的童谣来传沙包,大一点的孩子认真做可以做好,小孩子还是有困难。需要不断提醒孩子们是从自己手里拿,放到别人手里,而不是去别人手里拿,这也是社交的一部分。下个月《宝宝睡》会用新年童谣代替,继续练习传沙包。
冬至过后,在问好之后加入了《数九歌》,可以唱到明年开春。
故事:
本月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根据挪威经典故事改编的《三只山羊》,选自《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的语言很有趣,希望可以给予小孩子力量去应对来自大孩子的压力。故事讲了几天之后,有个小朋友告诉我,她想当那只大山羊。我感觉到故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帮助孩子释放了一些压力。对于大孩子也是如此,当他们面对哥哥姐姐时,他们也是小孩子。故事讲了一周以后,最大的孩子告诉我以前好像听过这个故事,不过不太一样。
第二个故事是《小男孩去航海》,适合3-5岁的孩子,可以鼓励害羞或黏人的孩子在家里或幼儿园做更多探索。故事里的歌曲我是用晨圈结束的曲调唱的。唱过几天之后,就有个孩子感觉到了,我告诉他是的,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
主题活动:周一是蜡块画,周二是手工,周三是蜂蜡,周四是水彩。
蜂蜡的主题课我尝试使用了午休时讲的睡前故事,我一边简单复述着故事,一边用手捏了一个小罐子,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捏了好多放进小罐子里的东西,肉、面包、钱币,还有一个孩子捏了一只小老鼠,那是最后掉进小罐子里的,捏得像模像样的。看来使用一个讲过的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和故事的链接更深,比当场讲的故事效果要好。另外也要考虑故事中可以创作的元素。蜂蜡塑形需要从整体出发,这也是生命诞生的方式。如何引导孩子?可能需要老师不断地示范,毕竟幼儿园的孩子是靠模仿来学习的。
水彩课最近使用较多的是红色和蓝色。冬至节庆那天,我做了一些调整,先给了孩子们蓝色,又给了他们黄色,让他们体会一下从冬天寒冷的蓝色中生发出春天的绿色的那种感觉,那浓浓的绿意让我们看到春天在向我们招手呢。
本月排演了偶戏故事,米老师给的一个最大的建议是丝绸的色彩不够浓重,她说小孩子的视觉还没有发育完全,太浅的颜色抓不住他们。为此我们还重新购买了丝绸,我们手工很难染出那种浓重的颜色。从此,我在为水彩课调色时也更加有意识地让颜色更浓一些。
午睡:由于中午我需要去排练偶戏,我希望能睡觉的孩子可以早点入睡,这样Ann老师的工作会更容易一些。可是我越有这样的想法,她们越发难以入睡,有时我迫不得已走了之后,他们可能连安静地休息也很难做到了。可是实际上他们已经很困了,有一天米老师进了幼儿园,在我去排偶戏的时候把她们都哄睡了。但他们入睡时已经快一点半了,所以那天叫起的时间也往后推迟了一下。
鉴于此,我把午睡时间也略调整了一下,并开始在午休时间给他们读故事。故事解决了最小的孩子的午睡问题。有两个孩子入睡比较快一些,他们也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其他孩子都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才可能睡着。所以如果他们睡得晚,我就相应地晚叫他们一会儿。
一日节奏变化:由于午睡时间的推迟,下午的主题活动也会往后推迟15-30分钟。冬日下午没有户外活动,所以时间上也来的及。
室内自主游戏:以前只有两个姑娘喜欢娃娃,最近另外两个姑娘也愿意去抱抱娃娃、照顾娃娃了。可能我和Ann老师在她们自主游戏时给她们做生日娃娃,感染了她们吧。娃娃对孩子有非凡的意义,她可以不再是那个弱小的自己,从一个被照顾者变成一个可以照顾别人、帮助别人的人。这个过程对他们理解责任、学会为他人考虑,都是有益的。哪怕是男孩子,偶尔也会出出主意,即使他不象女孩子那样喜欢照顾娃娃。
本月有一个孩子过生日,我送出了第一个生日娃娃。我准备每个孩子生日时都送他们一个手作的娃娃,根据孩子的年龄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