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程序:
可执行文件:计算机可以直接运行的程序。
脚本文件:一组指令的集合,这些指令将由另一个程序(解释器)来执行。
所谓的外频指的是CPU与外部组件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速度,倍频则是 CPU 内部用来加速工作效能的一个倍数, 两者相乘才是CPU的频率速度。
北桥的系统总线称为系统系统总线,因为是内存传输的主要通道,所以速度较快。南桥就是所谓的输入输出(I/O)系统总线,主要在联系硬盘、USB、网络卡等周边设备。
北桥所支持的频率我们称为前端系统总线速度(Front Side Bus, FSB), 而每次传送的位数则是系统总线宽度。 那所谓的系统总线频宽则是:『FSBx系统总线宽度』亦即每秒钟可传送的最大数据量。 目前常见的系统总线宽度有32/64位(bits)。CPU每次能够处理的数据量称为字长大小(word size), 字长大小依据CPU的设计而有32位与64位。我们现在所称的计算机是32或64位主要是依据这个 CPU解析的字长大小而来的!
DRAM:动态随机访问内存,主存
SRAM:静态随机访问内存,缓存,集成在CPU中,与CPU频率相同。
ROM:只读内存,固件,如BIOS程序。
CMOS主要的功能为记录主机板上面的重要参数, 包括系统时间、CPU电压与频率、各项设备的I/O位址与IRQ等,由於这些数据的记录要花费电力,因此主机板上面才有电池。 BIOS为写入到主机板上某一块 flash 或 EEPROM 的程序,他可以在开机的时候执行,以载入CMOS当中的参数, 并尝试呼叫储存装置中的开机程序,进一步进入操作系统当中。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其实也是一组程序, 这组程序的重点在於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活动以及驱动系统中的所有硬件。 硬件的所有动作都必须要透过这个操作系统来达成就是了。
核心程序所放置到内存当中的区块是受保护的! 并且开机后就一直常驻在内存当中。
所有设备都是文件!
这个BIOS就是在启动的时候,计算机系统会主动运行的第一个程序了!接下来BIOS会去分析计算机里面有哪些储存设备,我们以硬盘为例,BIOS会依据使用者的配置去取得能够启动的硬盘, 并且到该硬盘里面去读取第一个磁区的MBR位置。MBR这个仅有446 bytes的硬盘容量里面会放置最基本的启动管理程序,这个启动管理程序的目的是在加载(load)核心文件.启动管理程序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 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割槽的启动磁区(boot sector).
主要分割(P)、扩展分配(E)与逻辑分割(L)的特性:
主要分割与扩展分配最多可以有四笔(硬盘的限制)
扩展分配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逻辑分割是由扩展分配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割槽;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存取的分割槽为主要分割与逻辑分割。扩展分配无法格式化;
逻辑分割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割(5号到63号), 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割(5号到15号)。
如果扩展分配被破坏,所有逻辑分割将会被删除。
1~4保留给Primary或Extended用的,所以逻辑分割槽的装置名称号码就由5号开始了!
要怎么切换X Window与文本模式呢?
[Ctrl] + [Alt] + [F1] ~ [F6] :文字接口登陆 tty1 ~ tty6 终端机;
[Ctrl] + [Alt] + [F7] :图形接口壁纸。